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49 0
2022-12-29
很多投资者发现创新药行情不完全取决于基本面,即存在公司基本面没有显著变化但股价发生较大幅度涨跌的情况。我们在2022年1月12日发布的报告《创新药投资方法论:解析涨跌背后的α与β——创新药深度研究系列六》中提出市场风险偏好会影响资金流向,而如何判断风险偏好变化则令很多投资者倍感困惑。我们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维度,从宏观视角理解创新药的行情。

  创新药,攻兵之将也。创新药是典型的进攻型资产,在牛市中有着明显的超额收益,例如从2019/01/04~2021/02/18期间,沪深300涨幅达到90%,而多个创新药标的创造了大幅超额收益,如贝达药业上涨360%,信达生物上涨315%,君实生物上涨254%,荣昌生物-B从2020年11月在港交所IPO之后涨幅也迅速达到90%;而当大盘下行时,创新药板块的防御能力并不理想。要理解这种现象,就需要站在更高层面的宏观视角来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

  药企的商业本质:现金流量为王。药企的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制药价值循环”,即药物发现、临床开发、生产、销售四个环节完善运行产生现金流。传统药企转型创新是将仿制药销售现金流升级为创新药销售现金流,Biotech成长为Biopharma则是将融资现金流切换到销售现金流。现金流发展路径决定了创新药估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价值在当前的折现(Biotech远期价值占比更大),从而导致了宏观因素对创新药估值产生深刻影响。

  降息是创新药行情的冲锋号。由于创新药远期价值占比高,所以rNPV估值体系受到贴现率影响大,贴现率又受到基准利率变动的很大影响。历史复盘可以发现,降息周期的创新药往往会迎来大涨,而加息周期则会下跌,无论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美国创新药、中国央行对中国创新药、美联储对中国创新药,均有这一特点。

  降息看空间,加息看业绩。由于Biotech类企业与Pharma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现金流量结构不同,导致其估值体系也有较大差异。Biotech类企业的估值更多依赖于远期现金流的折现,而有收入和利润的Pharma则有更稳健的中短期现金流。由于远期现金流折现受到贴现率影响更加明显,导致处在降息周期的Biotech进攻性更强,而处在加息周期的Pharma防御能力更好。

  买创新药选A股还是H股?A股和H股上市的创新药股价走势并不完全一致,涨跌幅有时会有较大差别,A/H溢价率也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当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LIBOR-SHIBOR上升)时,H股估值较A股更容易受到压制,A/H溢价随之升高,优先考虑A股创新药,反之H股创新药的进攻性更强。

  “放水”能催生创新药牛市么?放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直接的影响是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即创造融资现金流,为企业发展奠定现金基础。虽然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地启动二级市场的创新药牛市,但是良好的融资环境将为创新药的发展壮大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投入研发,产生优秀的药物成果,将在未来为企业创造充沛的销售现金流,从而改变市场预期,带来估值体系的提升。

  投资建议:从宏观视角剖析创新药估值要素。在降息周期,资金成本下降,贴现率下降导致估值提升;而货币政策放松导致社融增加提供的充裕流动性,意味着创新药企业可获取更多的融资,从而投入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而且资本市场有更加充裕的流动性用于股票投资;汇率与利差等因素则会影响A/H股之间的溢价;以上因素导致市场预期创新药企业的未来将变得更好,风险偏好随之上升,强贝塔属性凸显,启动创新药的牛市行情。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