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如何回顾过去,自行编製理论的盲点中,我觉得最有趣的当属关于无声证据(Silent evidence)的讨论。
有一个古老的插画,画中显示一群人有祷告,然后逃过了接下来的船难。看到这图画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那些有祷告,然后沉到海底的人在那裡呢?”
有些证据,是沉在海底,是没有声音,是你没想到就看不到的。
很好懂的比喻,但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在重覆这样以为有祷告就可以逃过一劫的思考呢?看看书局架上列满的”成功”人士的传记和回忆录。书中告诉读者,他们因为做了什麽、有什麽特质,然后就可以成功。读者看不到的是,做了一样的事,有一样特质,却失败的人的故事。
要瞭解成功,你必须知道失败者的特质。一味将成功者所有做过的事,认为是成功的基石,那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可惜的是,不论古今,罹难者不会说他也曾祷告,失败者也不会有出书的机会。
你要自己知道呈现在眼前的”证据”,本身就是”偏差”。
就像基金公司每次都会说,你看,这几支基金绩效那麽好,又维持那麽久,总不可能是运气吧。若用电脑模拟,创造出千万个虚拟的投资组合,然后可以显示,没有”高手”出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些人为什麽会是高手呢?因为他们吃素、他们每天运动、他们每星期一三五看盘、二四不看,如此这般,你会在他们的访谈和自传中看到许多独特的特质。但你没看到的是,他们运气好。
成功的人,往往没有我们想像中特别。太多成功人士没谈的成功因子便是----运气。他们因为运气而成功,而与众不同之后,被挑出来检视他有什麽”特别”的地方,然后广为传颂。其实他们这些”特点”跟他们的成功,一点关係都没有。
俗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惟有知道那些因子会导致失败,然后排除掉这些因素,你才有较大的机会获致成功。俗语不是”成功为成功之母”。看到一个成功桉例,却不知道他到底是排除那些失败因子,其实,你还是不知道他为什麽会成功。俗语的智慧,有时候随着时间的经过会让人有更深的体会。
更有趣的论点在于,才能不是来自于成功,而是成功带来才能。假如哈利波特销路很差,有多少人还会觉得罗琳女士是个有天份的作家?正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人们将”才能”这个特质归附于他们身上。
人为什麽能在地球上生存?为什麽地球的温度、含氧量和水量都刚刚好适合生物存在。理由无它,因为地球运气好,刚好就是这样一颗行星。我们在这裡生存下来,然后找寻理由为什麽会出现我们这种成功的生物,是一种没必要的行为。
在市面上,我们看各行各业的人士,出书发表自己是如何的成功。读者可以翻一下这些书,看一下有多少作者,会提到自己成功的运气成份。成功的企业家很大胆、很努力,所以他们成功?请创业失败的老闆写一下回忆录,你可能也会发现,他们也很努力呢。但是,没有人会想看失败者的回忆录。事面上销售的成功学读物,太多都只是故事书,成人用的。这些赤裸裸的生存者误差摆在你的面前,你会知道幸运女神是最被冷落的神祇。
你会想看一本标题”我如何赔掉1000万”的书吗? 这样的一本书,可能比”我如何赚一亿”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