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wswswz 发表于 2022-12-31 09:54 
石开石在《价格是需求与供给量共同决定的》给出了一个商品价格的决定公式:P=m/Q
其中,P是价格,m是需求( ...
石开石的P=m/Q,仅仅说出了所谓的成交价,而没有触及到这个作为交易量比例的价格的形成机制。<br>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2005,中国经济出版社)不仅给出了价格的确切定义——价格就是交易的量比。祸称为“换比”。而且这个定义通用于任何形式的交易,物物交易、物币交易、币币交易等,而不是只局限于以币购物。<br>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不仅给出了通用的价格定义式,而且详尽分析了这个价格的形成机制。<br>
甲方希望用m量的A物换取乙方不少于n量的B物。这叫甲方底价,数学表示为:<br>
P甲=【m,n)或者P甲≥m/n。<br>
乙方则希望用x量B乙物换取甲方不少于y量的A物。这叫乙方底价,数学表示为:<br>
P乙=(y,x】或者P乙≤y/x。<br>
如果甲乙双方各自对交易比例的表达具有重合区间,则双方一拍即合接着协商在此重合区间内找到一个共同认可的成交比例,即成交价。<br>
如果甲乙双方各自对交易比例的表达根本没有重合区间存在,则一拍两散,各自另寻交易对象。<br>
你在市场上看到的商贩的挂牌价格,只能算作是他单方面的价格诉求,并不是一定符合你自己的交易比例的诉求,何则买,不合则散。<br>
交易双方具有相等的市场人格,有决定自己是否参与成交的自由,也有拒绝成交的自由。当然你不能自己食言出尔反尔丢掉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