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2月26日晚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同时,方案指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这意味着,我国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第一波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我们提示,2023年消费和服务业有望超预期复苏。万里风云,峰回路转,预计A股市场将进入牛市早期的向上通道。
各地疫情高峰接踵而至,免疫屏障或较快形成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通报疫情高峰,今年12月底至明年1月成为关键期。随着后续经济活动正常化,考虑感染病例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此外,伴随2023年联合国定义“大流行”结束,海外疫情管控将进一步放松,疫情对国内经济的扰动将逐步淡化。
经济底部已过,消费需求或实质性改善
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出防疫政策优化的适应期,随着社交距离的缩短和出行需求的逐步释放,消费需求将在2023重新焕发韧性。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将进入“消费复苏→企业盈利上升→就业形势好转、员工收入上升→消费复苏”的正向循环,消费将逐步进入供需双向扩张的新稳态。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6.6%,相较2022年显著提升。
服务业快速复苏与居民预期回暖形成螺旋加强
防疫政策放松不再约束接触式消费和场景式活动,预计服务业有望在2023年修复至潜在中枢位置,就业和收入预期与服务业形成正向反馈机制。我们认为,服务业回稳向好,是市场预期增强的标志,特别是服务业的修复也有望推动青年失业率下行。向前看,劳动力市场将开启渐进修复模式,线下消费持续恢复活力,对就业形成支撑。
市场信心显著提升,静候牛市重启
消费和服务业的全面复苏核心在于预期的转变和信心的提振作用。我们认为,信心的提振有助于抬升风险偏好,权益市场也将受益于市场预期的显著改善,同时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是市场预期稳定的关键。建议重点关注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受益于跨区域人流修复带来的景气度改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