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2022年12月31日,股市总资产X万元,净资产X万元,融资额X万元,负债率4.5%。
2021年12月31日,股市净资产为X万元,本年度共转出资金X万元,相当于2021年末股市净资产为X万元,本年度利润X万元(利润额度比2020年稍高,创出年度收益新高),收益率为32.4%。同期,沪深300跌21.6%,恒生指数跌15.46%;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54个点和47.8个点。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净资产比2010年增至6.991倍,年化收益率为17.6%,稳定在自己所追求投资收益区间(10-20%)的中上部(图1)。
图1 2010年以来,投资100元人民币净值增长与指数对比曲线
 
自2013年接受价值投资理念以来,期间净资产增至14.47倍,年化收益率达到34.6%。这是在严格遵守价值投资理念,长期运用价值投资基本方法,在做出过无数决策后所获得的综合性投资结果,过程本身具有极佳的可复制性,完全可以排除幸存者偏差的嫌疑(图2)。未来,仅需将已有的方法不断重复,慢慢将资本的雪球滚起来,即可逐渐变得富有。
图2 价投(2013年)以来,投资100元人民币净值增长与指数对比曲线
 
过去1年中,新股中签共计10只新股(去年13只),13个签(去年19签),贡献利润3.8万元(表1),综合收益率为26.27%,远低于去年的178.26%。新股所获得的利润对年度总利润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新股上演练了多次“保本出”技巧:根据个股特点,破发20-30%时选择加仓,破发不超过20%,选择躺平,保本卖出。实际上,保本出的思想精髓就是巴菲特经常强调的“保住本金”。
表1 2022年度新股中签及收益一览表
(略)
二、主要持有个股分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持有11只A股和7只H股股票,生意分布在10个左右的行业。其中,除了观察中的格科微、上汽集团占总市值不足1%以外,其它股票的持仓都在1%以上(表2、表3)。当将持股情况做成数据表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持股已经变得非常集中——前3大持仓占总仓位已经达到70.8%,一个信奉分散的投资者,实际持仓却如此集中,这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其实,在去年,仅海油和民生两只股票的持仓比例就达到了总市值的66.6%,市值前三的合计市值达到了总市值的74%),应该属于自我认知偏差,但是,仓位的管理是以能安枕为前提的,自己能够舒服,也就没有刻意改变目前这种持股状态的打算。
表2 2022年持股情况一览表(综合)
(略)
表3 2022年A股持股情况一览表(分账户)
 (略)
1、中国海洋石油(00883)
持股数量比去年减少38%,市值占比由41.2%减少到27.3%,但仍是第一大市值股票。该股的基本面在过去两年说得差不多了——少有的优秀央企;减少持股的原因也比较简单:获利满意且可以向自己认为更有潜力的个股切换。
2、民生银行(60016)
持股数量比去年增加50%,市值占比由25.4%增加到26.3%,目前唯一使用了满堂红策略的股票,市值已经仅次于海油,成本已经低于4元,目前亏损幅度为13.6%。
对民生银行依然保持信心,特别是在看到雪球上一篇讨论银行股的文章,信心更加坚定。虽然那篇文章作者的关注点没有放在各银行坏账积累和处理过程,但是,该文提供的数据表表明,各大银行无一例外地进行过相对集中的坏账处理,一般历时3年,然后进入一个良好的经营阶段,当然,也可以说是进入下一个坏账积累阶段。
坏账是银行的固有成本,尽管曾经激进的民生银行积累的问题比较严重,但要说会导致该行破产,我想一般人都不会这么认为,但股票价格却显示投资者就是这么认为的。
民生银行贵吗?当然不贵。从整个市场看,现在处于低迷时期,而整个银行业,可以说是各行业中最低迷的一个行业,再看民生,处于其自身历史上少有的低市净率、低市盈率和高红利率时期,未来有好的表现难道不很正常吗?买入一只股票,什么时候能够获利,这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但是只要你买得不贵,时间长了,总会有好事情发生。
3、澳博控股
2016年第一次买入,2017年和2019年的年终总结中进行过简单讨论,2020年因受巴菲特卖出航空股的影响,进行过清仓。今年3-9月份,再次迅速大规模建仓,最终将仓位建到占港股组合的15%,然后持有至今。目前该股在组合中占比为22.38%(见港股组合网页链接),总仓位中占比17.2%。
再次买入澳博的背后,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疫情必将过去;二是博彩是澳门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澳门数十万居民的生计问题。从价格上看,在我再次买入的时候,澳博已经处于很多年的低位,而在我的心目中,这只股票一直应该值15港币以上,这还是上普京开业之前的估价。考虑到上普京的开业以及其它基本面的变动,该股处于需要进行价值重估的状态,而价值重估至少需要2-3年的正常经营经历。但无论如何,即便不知道它值多少,“5港币以下的价格属于便宜货”——这一结论并不难得出。
另外,在我买入的时候,国外疫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基本稳定在流感级别,各国在逐步放开各种限制,疫情结束的曙光实际上已经显现。但是,在具体的应对措施上,国内外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就存在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导致港股市场极度承压,其中的博彩股更是极度低迷,这实际上是一个买入的极佳时机,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将澳博买成H股投资中的第二大市值。建好自己心仪的仓位以后,所需要的就是等待国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目前来看,进展还算顺利,12月7日,在防控策略上终于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博彩股曙光就在眼前。
三、投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去年的总结里,谈起过基本定型的投资体系,在过去的一年中,又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
1)选股:除了“两低一高”选定投资目标,今年还尝试了在累积跌幅大的股票中寻找目标,如通过雪球“股票筛选器”中的“行情指标”选取时间最长的 “近250日涨跌幅”,将跌幅大于50%股票按跌幅进行排序,浏览股票列表并寻找投资机会。现有持股中,中国飞鹤和思摩尔国际就是用这种方法选出来的,实践效果还不错,只不过在思摩尔最便宜的时候,因为对生意了解不够且第一次使用这种选股方式,暂停了进一步买入的进程,否则,投资效果更佳。在选择这类股票时,一般会了解生意特点,注重经营数据,选择数据佳的公司,进行少量介入,然后边了解边增仓,但是在买入节奏上还有改善的空间,与“两低一高”选择的股票相比,这种选股方法选择出来的股票风险更大,应该增加两次买入间的跌幅空间,拉长两次买入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空限制再放得大一些,估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股并投资方式。目前,思摩尔国际和飞鹤在港股中的占比都不超过4%(见港股组合网页链接),属于低比例仓位的个股,将来,随着对生意理解的加深,也许会增加仓位。
2)卖出:卖出过程变得更加随意,主要是考虑年化收益率的问题,我们来到市场,追求的是收益率而不是展示自己判断力、耐心或长期持有的情怀,所以,追求收益率应该是投资的首要目的。在这一点上,我的观点受施洛斯观点的影响非常大。1973年,施洛斯接受采访时说:“我仅希望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而我的平均成绩为17%,当有利润的时候,我就要将它们收入囊中。”是的,对于我们这些对公司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对投资理论也不太了解的普通投资者,及时将不太突出的账面利润变成实际利润,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可惜的是,很多普通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不愿承认自己研究能力不行或并不知道什么是合格的公司研究,仅依靠对公司的肤浅认知就投入大量资金,最终导致投资失败,而背锅的却是价值投资理论。
同时,随着资金量的增加,对高收益率的追求已经变得不再迫切,反而是更加追求收益的稳定性,这样也会让我卖得更加随意,只要有一些收益,就有可能选择卖出。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10万的资金,20%的收益率,利润为2万;但对于千万的资金,10%的收益率就是100万的利润。
3)逐步降低融资,增加现金比例。在去年对今年的展望中就有这种打算,但是股票市场一直跌跌不休,所以,融资比例曾经一度上升到15%。考虑到投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不友好,未来AH股市的变动将会变得更为极端和频繁,可预测性变得更差。今后,在平衡市,将保留不少于10%的现金。做满堂红时,首先使用自有资金,然后再动用信用账户。
4)对新股的态度也在转变,前三个季度,每次中新股都会阅读招股书,一是为了了解生意扩大视野,二是可以对开盘价格做一个判断。到第四季度,基本放弃了这种做法,感觉仅仅读一些招股书对了解生意的帮助并不大,如果想扩大视野或能力圈,还是有目的地选取一些自己相对了解的行业,买入个股,边持有边了解的效果好。对于第二点,由于新股贡献的利润在总利润中的占比越来越低,不如开板就卖更高效,省下来的有时间可以做些其它的事情。
四、AH市场是否适合价值投资很多人认为AH市场不适合投资价值,其实价值投资是不分市场,不分国界的。从逻辑上讲,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生活和生产,就会产生交换,就需要生意,而做生意需要生产资料(资产)和合理的利润或利润增长,这就让生意具备了价值。生意具备了价值,然后比较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当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时候,价值投资就有了可选目标。所以,地不分南北,国不分东西,只要有生产,有交换,有生意,有股票市场,就会有价值投资生存的土壤。如果你不能通过价值投资赚钱,那不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在该套理论上下的功夫不够。这里抛出一个问题,有多少读到这篇总结的投资者能随口说出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第十四章为防御型投资者提供的选股7标准?如果你不能随口说出,说明你的功夫真的不够。如果能说出来,那么,在第五章中,他还给出过股票组合的股票数量,你是否记得?如果记得,那么按他说的这两点构建自己的投资,你怎么可能会亏损呢?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价值投资适用于所有的市场,但不同的地域,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图3 两种不同管理水平股票市场长期表现形态
由于存在通胀、生产效率提高、留存收益再投资等多种有利于股票市场指数增长的因素,所以,长期看,一般的市场都会呈现长期增长趋势,但是,对于那些管理水平高的社会,增长会呈现指数曲线的一些特点,而对于一些管理水平一般的市场,增长会呈现维持一定斜率的直线特征(图3)。
但是,无论哪种特征的市场,经常喝得酩酊大醉的、患有躁郁症的市场先生都会时不时为我们创造绝佳的投资机会,而作为手里捧着可乐瓶子的、理性的投资者,只需冷眼旁观他的表演,在合适的机会利用一下他的非理性即可。
我个人是价值投资的深度信任者,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反复阅读价值投资书籍,体味书籍中遍布在各处的各种理念、观点、方法和案例,然后熟记,然后照本宣科地模拟实践,然后是让自己变得慢慢富有。
价值投资9年,资产增长14.47倍,就是对价值投资普适性的背书,特别是疫情三年,很多生意处境艰难,但是,作为投资人的我,却为家庭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三年期间资产增至2.5倍,这是价投理论的功劳,也是我一直恪守理念,遵循准则,理性实践的结果。
同时,我一直对格雷厄姆心存无限感激,一位过世那么多年的智者,让一个千里之外的普通人,通过从他那里学到的、有限的知识,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伟大的人。真正的伟人,不用包装,不用吹嘘,不用装模作样,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可以造福一代一代的普通民众,并由此获得民众发自内心的尊重。
五、对当前情况的判断及2023年展望从市场总体看,沪深300市盈率在11.2倍左右,处于10年历史底部,市净率1.2倍左右,基本处于10年最低点。恒生市盈率在9.7倍左右,位于过去10年平均值以下,处于低位,市净率1倍左右,位于过去10年底部位置。
从行业来看,现在最为低估的行业非银行业莫属,其它的还有房地产、钢铁、工程建设、港口、石油石化等几个行业。这几个行业,多与房地产的低迷相关,其中,除了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很难寻找安全的个股以外,其它几个行业都会隐藏很多机会。
至于对未来的展望,三年疫情,经济已经绷得很紧,在近期重启经济的概率极大,加之价值投资的理念极其优秀,配套方法切实可行,我对在未来1年取得好的收益变得更为乐观。也许这时候会有网友翻旧账,说:你去年展望今年的时候就挺乐观。是的,当时是基于对疫情发展情况的判断,当时疫情的发展是很乐观,但谁能想到多堵了1年呢?
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也感觉未来股票市场的波动会更频繁,波幅也会变得更大。所以,我的投资会做得更为保守,保守的标准是在平衡市时,至少保留10%以上的现金,这笔现金可以用于别的用途,也可以作为满堂红策略的首发资金,待自有现金耗尽后再使用融资,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做法更为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