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丨深度报告 [Table_Rank]投资评级 中性丨维持 
 
 [引言:传统需求弱化加速,行业应对 Table_Summary2] 刻不容缓 
回顾 2022 年,1)1-4 月,地产虽无实质好转,但“稳增长”预期叠加上游矿、焦坚挺,支撑钢价高位;这一时期,钢价+5%,钢铁板块超额收益+11%;2)5-7 月,疫情影响延续,华东复工复产不及预期,叠加原料端供给放松,成本支撑逻辑松动,钢价迎来显著下跌,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这一时期,钢价-19%,钢铁板块超额收益-13%;3)8-11 月,保竣工与基建发力下,需求边际略有好转,但行业在减产和复产中循环往复,盈利至今仍未显著改善;这一时期,钢价-7%,钢铁板块超额收益+2%。总而言之,2022 年钢铁供需双弱格局深化,原料压力步步紧逼,冶炼环节利润占比不到 10%,行业景气一路下滑。而更深层次担忧在于,地产等传统需求弱化命题,被大环境加速摆至台面,但行业尚未做好全面应对准备。 
“修复”之路:短期外生改善企稳 
修复,或是钢铁行业 2023 年关键词。1)原料压力逐步缓释。随着前期产能释放以及宏观扰动因素消除,铁矿、废钢供给或边际宽松,预计全球铁矿供给 2023 年+4.0%,有望缓释钢铁成本端压力;2)需求端,重心仍看地产开工,但底部渐过。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合计占比超过
50%的地产用钢需求何时修复,一直是弹性所在。一方面,地产库存高位,映射开发商资金链紧缺;另一方面,去化周期延长和需求侧转弱压制开发商拿地、开工信心。但好转信号正在逐步增强,信贷、债券、股权政策三箭齐发,地产融资收紧周期结束,由此后续地产销售、竣工端改善,终将带动新一轮前端“拿地、新开工”数据实质好转,分歧则在于两大环节传导节奏判断;3)行业中枢提高,行政减产力度影响幅度。行政减产始终为期权项,非常时期适度控产配合需求边际复苏,行业吨钢毛利中枢抬升或更为快速显著,当然,2023 年减产形式与力度均具有不确定性。 
“自强”之路:长期内生优化升级 
外生干预,并非常态;内生优化,方可长久:1)完善废钢+电炉产业链,替代部分铁矿石;2)国内钢企兼并重组推进,同步进行外矿资源掌握与内矿开发,以“基石计划”为代表;3)长期,改革钢铁需求侧,控制低附加值钢种,发展高端品种钢,契合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4)阶段性,把握结构性景气切换,适时调整柔性产能。传统周期从总量向结构的过渡中,细分赛道的景气是我们更加值得重视的领域,根据不同下游景气度,进行产能方面调整匹配。 
投资:普钢因势而动,细分跟随景气 
2023 年,“估值与基本面双底部+需求预期边际好转+供给潜在行政减产”将构成钢铁股投资主要思路。此外,投资结构性需求景气且具有较高壁垒的细分赛道龙头,或更具“长久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1)受益于新能源和高能效,且具备高壁垒的硅钢产业链上的企业,如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华菱钢铁、望变电气等;2)受益于火电锅炉需求增长预期的企业,如武进不锈、常宝股份、盛德鑫泰等;3)盈利能力稳定,成长属性较强,具备高α投资价值的特钢和钢加工龙头企业,如中信特钢、久立特材、甬金股份等。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