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贴了这贴,斑竹很友好地给我加了钱20,我有点受宠若惊,赶快想想,把我看这论文之后的一些感想说出来,以抛砖引玉。
1。本文的主要提案的方法: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ystematic and automatic approach to techn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using nonparametric kernel regression, and apply this method to a large number of U.S. stocks from 1962 to 1996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to technical analysis.
论文的结论是:Technical Analysis does provid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and may have some practical value.
注意,论文主要说的 Technical Analysis 主要是 chartist 所看的 visual pattern, 也就是比较狭义的概念。他是用这个概念贯穿全文的。这一点得放在头脑里。
2. 先说他的结论,简单意译,就是,TA 应该是 work 的,有用的。这个结论,一直都是投资界争论不休的地方。
有很多人早就持有这结论了。当然,大家也知道,这也正就是市场是不是有效的争论中的一个分支争论而已。所以说,他的结论,没带来什么新的东西,为其中一帮人的结论提供了佐证而已。
至于所用的方法,尽管在论文发表的2000年左右,systematic and automatic approach to techn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本身,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因此,本文最重要的地方,应该是 using nonparametric kernel regression 来做 techn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这应该就是本文的特点,前所未有的地方。
3. 但是,非参数核回归,是基于时间序列建模时用到的方法,跟其他回归模型一样,主要目的在于解析和预测时间序列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用了这个方法去做了对Visual Pattern 的模式识别,他的几个例子正是典型的几个, head and shoulder, broaden top etc.但,对于Visual pattern ,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有一套模式识别的方法论,具体应用的有,指纹识别,人像,遥感图象等等,而且相对成熟。
也就是说,有点用钳子当做扳手用的感觉,倒不是不行,必要性有多少?发展空间有多少而已。再有,把他的狭义的技术分析,包括
Candlesticks,Volumes,Technical indicators, market indicators 等等,变为广义的技术分析范畴的话,他还行吗?有得搞吗?我猜就不行了。
4. 如果他是用这方法,做了比如说类似:波动模式的模式识别(如果有的话,我不知道)的话,那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了. 很可惜,他好象也没有提到。
5. 要提醒的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有数据挖掘的研究里面,因为研究对象是每天运作着的金融市场,分分钟意味着钱,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钱,所以有些有价值的研究,一般都不会在公开的论文看得到,看得到也起码要好一段时间。
6. 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他把技术分析,跟金融工程,扯上了关系了,但是,这关系比较牵强,意义不怎么大的感觉。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的话,就是,他并没有去建立一个有爱情升华的持久的夫妻关系,只是建立了一个短期的二奶关系,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简单的卖淫嫖娼的关系而已。
以上是初步看了以后的感想,以后有进一步的了解,有朋友感兴趣的话,再补上交流。
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6 19:03:0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