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线性回归构建的估值模型看,目前美棉 24.22%的库存消费比对应82 美分/磅的价格在合理区间。2022 年度棉花的涨跌起因是极端干旱天气导致棉花花铃期水分不足导致的产量骤降,而非需求端主导,如 08 年金融危机后服装消费的复苏。美元指数出自纽约棉花交易所,和棉花价格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需求端的国内出口和内销数据,以及 PMI 指数连续数月低于荣枯线导致即使当美国通胀预期下行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后,棉价并没有同有色板块一样大幅反弹。2023 年上半年棉花供给端炒作预计将告一段落,消费量和产量的差值将触底回升,供需情况将有所改善。下半年预计美棉产量将高于去年,棉价偏弱。PTA 平均加工利润已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产能陆续投放结束后 PTA 加工利润将企稳并带动聚酯产品价格回升。
逻辑:根据成本定价公式“PTA 价格=PTA 加工差+0.655*1.13*1.02*汇率*(PX 加工差+石脑油加工差+7.35*布伦特原油价格)”,在 PX 利润回调后PTA 价格将由 PTA 加工差主导,短纤价格将继续紧跟 TA 端变化。2022 年我们重点关注了二季度涤棉价差和 9 月份棉花做空策略,2023 年上半年我们建议在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回升采购情绪回暖、美国服装成品库存下降的前提下关注棉粮价差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通过二十年棉花与小麦的比价和棉花与玉米的比价走势,棉花相较于其它农产品跌幅过大,建议关注相关基本面变化。关注春节后短纤库存和产销率走势。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