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7-9 07:14:15
wanniansong 发表于 2011-7-8 21:55
楼主写的很好!十分受益。提出几个问题,和楼主商榷一下:
1、造成房价高的原因分析中,漏掉了金融杠杆的作用,如果银行不对购买第2套房、第3套房进行按揭贷款的话,房价立马下跌。
2、分析日本房地产的崩溃,用到了人口老龄化造成需求不足的分析,十分好,但是年轻人口锐减不足以造成房价崩溃。应该说,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的崩溃是受到日本人银行金融系统的破产危机的直接影响。
3、关于2025年,中国人口严重老龄化,及年轻人口的锐减,会不会导致房价迅速下跌乃至房地产业崩溃呢?我觉得不会。首先目前存在房价泡沫的城市都是大中城市,都是各个地区的行政、经济与文化中心。比如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内地省会之外的副中心城市等。这些城市的房价是受到整个地区的购买力的支撑的。即使到了2025年,全国范围年轻人口锐减,但是这些地区中心城市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年轻人口比例依然很大。比如现在的上海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但是上海的常住年轻人(流动人口)比例现在依然很高。这一点你从每天的地铁、公汽等交通工具上可以感觉的到。
4、关于保障房的建设,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数字游戏中,开工率依然很低,还囊括了城中村改造的回迁房、安置房等。此外,保障房的建设并非集中在上述所说的70个大中型地区中心城市。绝大部分还是二三线城市。
5、县域城市的房价目前是有点虚高,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一县域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利润率总体不高,导致供给不足,第二县域城市的楼盘出租市场的租金交底,不具备投资价值。也造成了开发商不愿意开发。现在的县域城市房价虚高,是略高于市场价值的价格波动,必然会由供给的增加而回归市场正常价格。
6、你文中拿2011年的房屋施工面积为44万平米,从而推算未来5年的房屋施工面积都能达到44万平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房地产开发的周期较长,不可能连年持续保持这么高的开工率。
7、关于香港的房价在97年之后5年的下跌,归为保障房建设,不符合事实,这一点从2003年以后至今香港房价的飞涨可见并非保障房的缘故,因为香港的人口增长率一直不高。事实是香港97年回归后,很多香港中产阶级人士出于对未来“一国两制”的信心不足,而纷纷抛售物业,选择移民海外,造成市场恐慌性崩溃。
8、大城市的土地从来都是稀缺的,现代经济的马太效应,必然决定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只增不减,财富聚集将导致人员聚集,房子出租市场必定具有财富价值,因此,大城市的房子未来也具备“买房养老”得价值。
比楼主分析的透彻。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7:15:50
彩莉雯惠 发表于 2011-7-8 16:36
这个帖子告诉我们房地产泡沫早日会破,同样看看中国股市在07破灭之前的表现吧!在时代追逐大势的开始阶段每一个人都选择唱空,而那些炒作的人却稳赚,当看空的人被市场价格上升和周围人的财富吸引时,借钱进入股市,迎来股市最繁荣的时候,所有理智看空的散户都果断进仓,结局就是庄家们成功获利逃掉,中国房地产的怪圈不也是在这里面,没有见顶前,我们不停唱空,让持币观望的人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上涨机会,等待国家的一个刺激房价政策出台,这群持币人将疯狂入市捞取利益,到时他们才是最大的苦主。


长线看空可以,但是我们不能在短期涨势中已经死掉,即使到了长线跌势的时候,我们都死掉了。我们不能超越时代,我们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投资的风险我们理应接受,华尔街最好的投资者也没有摆脱08年的次贷危机,而美国最好的两房最后沦落到ZF接管。而中国楼市攀升我们只能说愿意投资随个人意愿!风险的大小有个人控制。随时代风云而动!不超前也不落后!
请楼主注意两点:一,房市与股市不同;二、中国特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7:37:00
依然符合博傻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7:48:19
如果消除垄断因素,是完全供求决定的市场化状态,房价早就大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04:54
我也相信房价迟早会暴跌,只是时间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12:32
在中国房子远远不是居住场所那么简单!涉及到各种社会福利,教育,医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16:22
还是有点道理。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16:49
中国房价真相大解密 “买房养老”早晚害死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17:14
既然劳动力的价格是现在的数倍,房屋的劳动力成本难道会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25:50
王波1990 发表于 2011-7-9 08:17
既然劳动力的价格是现在的数倍,房屋的劳动力成本难道会不变
在现在的房价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很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26:35
能破了泡沫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29:59
太给力了。这种分析让人一目了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33:44
在中国,房子不能单纯的从产权和经济学角度分析,对中国人来说,房子不仅仅是住所,它是一种家或者根的象征,是一种精神寄托的所在,如果结婚没有房子,就会有种飘的感觉,所以中国人对于房子有种外国难以理解的狂热。所以我感觉房价不会下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35:38
非常好的文章。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36:25
房价其实就是ZF所为,就是ZF转移财产的一种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38:27
嘿嘿,静静等待泡沫的破裂,到那时改革就可以彻底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47:16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8:57:26
因素当然很多,扯得多就分析的越好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10:09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13:31
我买不起,租房子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21:02
楼主分析的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很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21:29
只要是商品,价格就一定有回归自然状态的那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29:34
有些道理,但是不能忽视中国的家庭形态变迁,成为核心家庭为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32:10
分析得有道理,房价在某个时候肯定会有波动 但是不会一蹶不振。
人都是理性的,从生育方面看,很多不受管制的人,生第二胎比例在逐步提高。
当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时,已在思考并采取了行动。由于人反应的滞后性,所以波动难免,总体还是可以持衡。未来的问题总是出人所料,看准了矛盾,未必能看清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35:42
分析地较为全面。相信房价最终会回归理性,到时自己有了资本再说买房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36:08
以房养老, 我看行,

中国老龄化严重,为何不可呢?楼主的假设,
忽视了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城市化,人口规模等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45:37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49:05
学习了。有点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54:32
非常同意您上面分析的观点,但是大都市的供给与需求目前是不会改变的。即使如楼主分析的那样,2025年全国房价将会大跌,但是有些地方(例如一些大都市,上海等)的房价还是不会跌的。所以买房养老在某些地方还是有道理的。如果您的分析能够加上这些地区的分析就perfec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9 09:55:59
说得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