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74 1
2023-01-15
 本报告导读:

  我们正经历历史上第三轮逆全球化,“追赶国”与“守成国”在经济实力、科技、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预计本轮逆全球化会持续到2035年前后,中国未来有三个战略方向:一是重要能源和工业品增储上产、保障安全;二是聚焦基础研发和需求侧补贴型产业政策;三是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主动应对“金融战”。

  摘要: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是周期]轮回而非单向趋势。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共经历三轮全球化和三轮逆全球化浪潮:

  第一轮:19世纪后期至二战结束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全球化的繁荣,一战和大萧条则引发第一次逆全球化浪潮。

  第二轮: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两次中东战争严重打击了全球化。

  第三轮: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助推第三轮全球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全球失衡孕育了全球金融危机,为逆全球化浪潮埋下伏笔。

  逆全球化往往源于全球化后期固有矛盾的积累,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追赶国”相对“守成国”经济实力逼近或赶超。美国分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现对英国GDP总量和人均GDP的赶超,日本在80年代后期GDP总量超过美国60%,21年中国GDP达到美国的76%。发展依然是国内政策重要目标。

  2)“守成国”主动战略收缩,全球化退化为“阵营化”。20世纪30年代英国主导建立“帝国特惠制”,对英联邦以外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22年美国提出“印太经济框架”,从意识形态出发意图供应链“去中国化”。阵营化背后是全球市场份额的再分配。

  3)旧的货币体系濒临崩溃。原全球化主导国由于国力下降导致无力维持以其货币为中心的支付体系,英镑、美元汇率分别在20世纪上半叶和70年代后出现剧烈波动。避险资产的价值面临上升。

  4)能源体系出现剧烈变革。第一轮逆全球化石油替代煤炭,第二轮民用核能大发展,第三轮新能源发电成本大幅降低。能源相关设备和材料的投资进入加速周期。

  5)各国围绕军备竞赛大力投入科技研发。科技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追赶国”和“守成国”之间,抓手是军备竞赛。

  预计本轮逆全球化会持续至2035年前后,中国未来有三个战略方向:

  1)增储上产,保障安全。降低重要初级产品的对外依赖,重要工业品产能要有冗余。

  2)产业政策“王者归来”。基础研发和需求侧补贴政策是重点。

  3)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对“金融战”。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15 20:00:12
点个赞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