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59 1
2011-07-08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对大学的各项改革的思考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大学的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以及相关的制度等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的学生。
    以此,我首先提出我对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的看法。我认为,大学生就是古圣先贤认可的《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修身为其根本。“格致”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能力,“正诚”就是形成正知正见即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修身”就是践行“格致”获得“正知正见”促进个体的身心自由发展,“齐治平”就是“利人利己”“达人达己”“你好、我好、世界好”。
    其次,为了促进学生“格致”能力,我提出大学生的基础课应开历史课的举张。历史课包括人类学、世界文明史、中国历史等通识课以及经济史、科技史、各类学术史等专业基础课。学史可以明智。我感觉,大学生开历史课可以使我们获得世界眼光、历史眼光等宏观视野、获得系统思维,树立“天下意识”“使命责任”,将狗苟蝇营的小我烟消云散于指点江山、纵论古今、博弈中外的豪迈激情中;同时,因为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错误往往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学历史尤其是学习各类观点均予客观介绍的专业学术史,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也不至于被粉饰不公平制度的愚民言论所蒙蔽,真正能实事求是;最后,读史能提升学生自我、获得大家、先哲以及英雄之气魄、之精神、之智慧、之风格,从而德慧双修、技艺共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8 16:52:27
对于你这个设想表示赞同,不过貌似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开始这方面的锻炼了,只是我们现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教育太过于死板,往往侧重于对年代和历史事件的记忆,改革应该从中学阶段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