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08 0
2011-07-0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国卫生公平世界排名倒数第四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3月12日 发布时间:2007-03-12

科学时报北京3月11日讯(记者保婷婷)中国曾被赞誉只用世界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但时隔20年后,中国医药卫生总体水平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3月11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发言时表示,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巴德年在报告中谈到,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巴德年分析说,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他介绍说,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的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而中国只有2.7%。而且,中国ZF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中的比例也在逐年减少。巴德年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1985年ZF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一直接近60%。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结果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巴德年建议,中央财政应主要投向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农村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地方财政也应当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的装备、社区医疗服务的装备和人才培训。至于属于国立、公立的大医院,也要加强管理,资产不得流失,确保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逐渐实行国立医院国家管,公立医院地方ZF管,收支两条线,平衡预算,合理收费。

“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彻底地今不如昔。我国ZF部门中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真可谓政出多门。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酿成推诿扯皮、失误和腐败。”巴德年建议,ZF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并及早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保健法》。
中国科学院
http://www.cas.cn/zt/jzt/djzt/2007nlhzt/hybd/200703/t20070312_2669888.shtml



北大教授:中国医改是奇迹 没有哪国有这成就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

      在医改实施的短短几年时间内,过去很多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老百姓,全部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当中,人数已达到12.7亿人,占总人口的95%。这意味着,全民医保的制度框架已形成,一个覆盖人口最多、全世界最大的医保网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建立。这是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的诞生,归功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这种体制的执行力非常强,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有这样的成就,不得不让国际学术界为之侧目。

      我刚从美国考察回来,在美期间,我和该国同行曾就中美两国正在推进的医改做过交流。美国同行认为中国医改取得了巨大成就,充满希望,尤其是短时间内实现全民基本医保的成就令人惊叹,相比之下,美国医改则举步维艰,困境重重。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去年奥巴马ZF通过了美国自1965年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医改方案,内容包括投入8000多亿美元,让近4000万名无医保的人进入医保体系,从而达到医保覆盖人口95%的目标。该方案的实施背景是,当前美国的医疗体系已成为该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去年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17.9%,人均费用达到8000美元,已成为国家、雇主公司不可承受之重。据统计,美国近年来超过六成的个人破产是因为无力承担医疗开支,每年有数万人因此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而死亡。

      可以说,这是一项设计得当、立意高远的方案,奥巴马意图要为美国未来发展奠定全新的基础。然而,该方案却在政治的角力中、在利益集团的斗争中,迟迟未能实施。这种政治体制注定让美国的医改无法推行,更不可能为老百姓谋得利益。

医保仅仅是医改的一部分,医改的目标是建立覆盖13亿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社会实践。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出低成本、全覆盖、可持续的中国模式。

      目前,我们应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医院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前的医改有很多目标没实现,很大程度上是目标、手段的不匹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最有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可每天实时、动态对医生、医院进行考核,做到公平和效率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市场和ZF的优越性,解决了监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闵行区,社区医生考核已经全部实现信息化。

      我国的信息化硬件基础好、ZF执政能力强,完全可以实现医疗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