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348 0
2006-10-16

经济全球化凸显“国家主体的经济意识”需增强

中国为什么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生产的大国,一个经济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强国、一个富裕国,它不是一个必然,而是在政策上存在偏差,在方法上、战略上,最终是思想上的落后与不足,其中,主要的是反映为经济上的“国家主体意识”的欠缺。

经济的全球化,本质上的反映,是国际贸易已成为所有国家的必然选项,国际贸易生产总占国家产业的一部分。有两个因素是要大家留意的:

一是当今国际贸易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国际贸易,是基于各国间的天然的“资源禀赋”,但现代贸易还基于人类新发明与新创造的资源上,它包括所谓的技术与各类生产资料与新兴的消费物品。

就这层次的关系我们就可认识到:传统国际贸易,是可以安于自然分工的,国家的主体意识可以不强,自由贸易关系是可以存在的。但现代贸易因素的本质不同,就需要国家主体意识的充分确立,自由贸易的思想是完全要不得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国家对新发明新创造是必须重视的,因为它是确立新的“国际分工”(不是“国际社会分工”)的条件。

传统贸易与现代国际贸易,都不是一种基于劳动价值关系的交换关系,就此意义上说,都是“不平等交换”。取得贸易的平衡故而是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的一件事。祈求对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就绝对地犯原则错误。

二是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国家,其经济是存在二重性的,即面向国内消费的产业与面向国际贸易的产业。这种二重性,其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企业为主体,后者是国家为主体,企业为载体。

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国家经济二重性”的概念,失误在于并不区分内外向型经济体,也不建立其应有的运作规律。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家对外的经济主体基本缺位,还以为企业仍然是主体,并不明白此时企业已应成为一个载体了。本栏有文比喻说,对外贸易,国家是个“资本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内贸易“准入条件”是不加区分的完全一样,“门槛”相同,特别是商品的价格,都是“自由竞争关系”,放任企业“充分竞争、充分竞价”,充分体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上。殊不知,巨大的国民财富随着贸易而流到了发达国家去了。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不认知和不能抗拒的国际货币关系,利用劳动价值极端扭曲的汇率关系,以及我国又不适当地大量贮备“外汇储备”,不随经济增长的劳工工资机制,高储蓄高积累关系,不合理的或不同步增长的国内市场消费关系等,都更加大加快了这种流失的速度,则是另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明白了这些关系,调整好国家应扮演的角色,我们才能更聪明地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争利益,才能趋向获得公平的国际社会分工的成果,获得现在就应得的财富利益,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写于061015 日)

人民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金融博客:http://yangman.blog.zgjrw.com

搜狐博客:http://ouyangman630923.blog.sohu.com/

邮箱:21cncncom@21cn.com,ouyangman@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