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增长了29%。全球并购活动的“高涨势头”盖过了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对外资拥有本国战略资产的担忧。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公布的这组最终数字同时显示,2005年新兴经济体流向其它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总部位于日内瓦。
英国吸引的外国投资居全球首位,原因是英国政府在外资拥有本国资产方面的宽松态度,使得境外公司借机争相收购英国资产。美国、中国、法国和荷兰紧随其后。
尽管很多人都在谈论中国的投资机会,但发达经济体吸引到了59%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时提供了83%的资金流量。
英国荣登排行榜首位,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能源集团——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的一笔重组交易。该交易造就了来自荷兰的740亿美元投资流入,而未使英国和荷兰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正是此类涉及庞大现金流动的交易,往往导致人们对外国直接投资数据产生曲解。通常情况下,外国直接投资并非是指对投资接收国的新增投资,而仅仅是由外国买家收购现有资产的行为。经济学家们称,此举通常会提升生产率。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投资司司长赫立里•哈姆丹尼(Khalil Hamdani)表示,这些数字最令人感到鼓舞的地方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回升”,中东、非洲和亚洲2005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均创下纪录。令他尤其欣喜的是,一些较为贫困的国家正开始吸引外国投资,原因不仅在于它们低廉的成本,还因为目前它们的市场具有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