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735 4
2011-07-19

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文章。值得准备写硕士论文的同仁学习。若存在什么问题,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若干问题的一些想法


汪平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完成要求的课程教育之后,申请学位进而取得学位的最为重要的学术依据,是对研究生数年学术研修活动的系统性检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活动规范化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学位论文的要求自然是越来越高,甚至希望能够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对我国的现代学术贡献较多的学术创新成果。但最近几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仅就学位论文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借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更多的研讨,提高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关于选题问题
选题的成功意味着学位论文一半的成功。能够敏锐地发现现有学术中存在的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问题,至少表明我们的师生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合格研究者的基本素质,也能够反映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教育一方面要向学子们传递现代学术知识,以保证学术的薪火相传;另一方面还应当对学术进行科学地评论甚至修正,从中发现现有学术知识的欠缺,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推进学术的发展。
合理而科学的选题应当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反映学术前沿。
能够反映学术前沿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目前,会计学院研究生教育共分为三个研究方向,即会计学、理财学与审计学。一个令人欣慰的状况应当是,通过了解某一年级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就可以对该段时期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通过了解数届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可以对某一领域的学术演变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目前的选题情况还远远达不到这一层次。
反映学术前沿,研究生自己首先要对几年来的研究方向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并据以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比如,通过对2000年~2005年《金融经济学》、《金融学》、《应用公司理财》及《应用金融经济学》等四种英文金融学、理财学杂志的文章进行分类分析,按照公司理财学与金融学的基本框架分成了如下十四个主题:价值与资本预算、风险与收益、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融资理论、短期财务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治理、价值管理、金融经济学、公司重组与购并、行为金融学、资本市场与其他。各类文章发表的篇数分别为:

价值与资本预算


风险与收益


资本结构理论


股利政策


融资理论


64


343


47


25


133


短期财务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


公司治理


价值管理


金融经济学


133


122


140


42


129


公司重组与购并


行为金融学


资本市场


其他



40


21


206


77




通过以上分类研究,大致可以了解西方学界在理财学研究方面所关注的一些重要领域,在拟定选题时予以充分地考虑。
2、与导师的学术研究活动实现有机的结合。
研究生教育之所以要实行较为严格的导师制度,正是要体现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题中之意就是鼓励学生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活动中来。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推动导师科研活动的进展、提高论文撰写的影响力,应当成为我们在选题时适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学校研究生部的安排,要对研究生的学业主攻方向和研究方向与其导师的科研方向是否一致、与其最初的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否一致进行检查,目的更多的是要督促导师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升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准。导师的研究兴趣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对论文题目的选择,如果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明,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从事万金油式的科研活动,势必会严重影响学术研究活动的质量,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高水平进行。学生入学后对导师的选择、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应当是一个极为慎重的决定,直接约束着读研期间的科研活动以及最终的学位论文的正确选题。
建议会计学院以会计学、理财学、审计学等三个研究方向组成由全体导师参加的导师组,定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讨,在自己的研究范围之内对学生的论文选题进行指导。当然,作为会计学院的研究生,会计学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只要不突破这个范围,论文选题就不存在与专业不吻合的问题。分细研究领域或范围的目的,是要更好地进行学术活动。
3、学位论文的选题宜小不宜大。
“宜小不宜大”是多年来人们对研究生论文选题所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泛泛地讨论问题通常不会产生高质量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的深度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大小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古人以“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在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颇,我们也可以摸象为例说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业研究方面的差异:本科生需要了解的是一头大象的轮廓以及这头大象的主要的能力;硕士生需要在此基础上对这头大象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比如研究大象的头、腿或牙齿等;博士生则要对大象进行某一个“点”的分析和研究,比如研究大象牙齿在进食、辨方向、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对大象的研究越深入,遇到的问题就会越细致、越微观,研究的难度无疑也会越大。
我国的会计学专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些较为宏观的、原则的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后续研究更多的是需要深化研究视角和改善研究方法。但最近几年的一些论文仍然停留在很大的题目上面进行大而化之的研究,显然有悖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以上对论文选题的几个基本原则做了说明,仅供参考。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就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综述性的、回顾性的研究是一种不错的研究选择,应当予以提倡。但在我国目前学术研究的现有水平之下,这种论文选题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19 22:57:14
二、关于文献回顾问题
文献回顾是学位论文有机的、极为紧要的组成部分。“文献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者和读者了解以前的研究与他或她目前的研究有何联系,包括了解以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文献评论应主要围绕你所研究的问题,但是,你所评论的文献也可能在其他方面,如问题、目标、概念框架和/或方法和程序与你的研究相联。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着手提出问题和目标的,这本身就与你的研究活动相吻合,因此先前那些提出了相似的问题或具有相同的目标的研究与你的研究也是有联系的。同样,了解以前的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可以表明你的研究方法或程序可行还是不可行。其他人关于一个相似或相关问题的概念依据,可以为你的问题的概念依据提供基础,或者,它可以为新概念的发展提供基础。”[1]
文献回顾本身即是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和洞察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们对于文献回顾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或者说,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比如:简单地罗列文章和书目,一视同仁地对这些材料进行介绍和说明;从头至尾地进行学说演变的回顾,而与自己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联,比如只要涉及资本结构问题,就从传统法或者1958年的MM理论开始分析;文献回顾没有针对性,没有深度,泛泛而谈,泛泛而论;等等。
文献回顾一定要紧密地贴合研究者将要进行的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方式:(1)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历史演变及其现状,包括学说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发展;(2)了解在该领域研究中,前人工作所存在的不足;(3)说明研究者在该领域将要进行的工作,对前人工作的继承以及可能产生的进展(即所谓创新)等。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师生们进行学术研究多了一个重要的、极具时效性的信息来源。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料绝对不足以用于严肃的学术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纸质文献才能够用来作为文献分析的资料。文献回顾应当在突出研究者研究特点的情况下,兼顾中外、古今地进行深入的文献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要求,为整个研究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学生必须要回到图书馆去,在那里查找、阅读、分析纸质的、高质量的、体现学术发展脉络的、最高水准的学术文献。
没有学术的继承,便不可能有学术的创新。进行科学、合理的文献回顾正是体现了这一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于文献回顾的范例,建议阅读如下两篇文章:(1)米勒与莫迪利亚尼著,《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翻译稿见《莫迪利亚尼文萃》,第106151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2月。(2)郎咸平著,《东亚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翻译稿见郎咸平著《公司治理》,第31133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月。
文章完成之后,自己的文章也就成为其他学人进行文献回顾的对象。为了更好地让别人了解、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极为慎重地、合理地确定文章的关键词。因为,依据关键词进行检索,正是目前进行文献检索的最为常用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9 22:59:13
论文写作箴言
一、坚决杜绝“抄袭”和“剽窃”,维护学术的崇高和纯洁,维护做人的尊严
在哈佛大学,每一个新生入学时都可拿到一本《哈佛学习生活指南》。其中有这样两句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时,你必须明确地指出: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入或借鉴而来的。”
“没有将一个观点或研究成果归于它的原作者构成了剽窃,避免这个最严重的职业过失的方法是提供恰当的、准确的资料来源。学生们有时养成一种态度,以为将观点或结果归因于他人会贬低他们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和独创性。错!有效地收集、利用、整理和综合他人已经得到的信息似乎更加显示了一种能力。反过来,这又表明扩展信息和知识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在增长。有效地利用他人的工作一直是整个文明史上许多伟大思想家和探索者的一种能力,如果不从前人和同行的努力中获得好处,我们中没有人可以取得重大成果。”[1]
杜绝“抄袭”和“剽窃”,这是进行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职业道德底线,就像“诚实”和“尊重事实”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一样。
直接引用的材料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包括直接引用的别人的话、统计资料、证券市场数据、企业报表数据等;参考的有关文献则列入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要包括重要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必须阅读和引用纸质文献,网上材料不足以作为学术研究的文献资料使用。网站不宜列入参考文献中,因为它只是说明资料的来源。“在学术领域中,引文和参考文献不是一件不重要的事。当许多一般读者——科学界和学术界以外的普通读者,认为文章的脚注、最后的尾注或参考文献都是不必要的和令人讨厌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些是激励系统的核心和对知识进步起很大促进作用的公平分配的基础。”[2]
任何学术的进步都是建立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任何渊源的所谓学术创新或发展,要么是痴人说梦,要么是无知者胆大之为。因此,既然以研究学术为己任,就要对学术充满敬畏之心,要尊重学术,要尊重其他学人的成果。
二、关于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几点具体要求
(一)关于研究生论文开题
选题的基本指导思想:(1)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可以体现你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受到的训练;(2)所选题目一定要与你的研究方向一致;(3)要有学术性;(4)要小题大做,而非大题小做;(5)要体现科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与研究方向无关或者关系不大,体现不出你所接受的训练。(2)没有必要的学术性,类似于新闻评述之类的东西。(3AB研究,比如“跨国公司的资本成本研究”,“网络类公司融资问题研究”等等,或者诸如“股利政策的行为金融学分析”等等题目,你必须对AB都有较为透彻地了解和研究,否则不要选此类交叉性研究的题目。(4)题目太大,势必影响到论述的深度,进而影响到论文的质量。(5)动辄使用“研究”、“创新”、“我认为”,不合适,因为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尤其在题目上慎用“研究”二字。
总之,不能写你没有经过训练的东西,不能写你不熟悉的东西,尽管这种东西可能很热门。
应当尽早选定题目,做出开题报告。最好万字以上,包括选题原因、文献分析、论文结构、主要结论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论文写作时间安排等。其实,开题报告写好了,完全可以作为将来论文的一部分。从原则上讲,开题报告会议通过的选题,无论是同学还是导师都无权随意改变,因此一定要慎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9 22:59:32
(二)关于研究生论文写作
    写作的基本指导思想:(1)按照开题报告撰写;(2)遵循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3)遵循文法。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题目与论文重点论述的内容不吻合或者不很吻合。(2)文献综述的内容不当或者不足,比如大部分同学只是罗列了几篇文章或者几本书,就以为完成了文献综述,这显然是欠妥当的。有的文章文献综述部分仅仅一页,大多也就是几页,这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了解文献综述、文献回顾的基本路数。文献只是通过网上浏览是不够的,也不严肃,是绝对要避免的。一定要回到图书馆去,去查询纸质文献。很多文献综述部分漏掉了重要的甚至是极为核心的文献,这就暴露了研究上的极大欠缺。文献中英文文献没有或者缺少,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3)要慎言创新,有的同学将一些非创新的、甚至是常识的东西也列入创新的内容,这一定要避免。(4)“研究不足”应当是真正的不足,不是应景之辞,说一些时间紧张、有不足等话,而应当确实是研究不足,比如文献不足,研究方法不合适,样本不足等等。大多百余字,这是不够的。事实上,对“研究不足”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考察作者在这个学术问题上深入研究的程度。研究越浅显,越不容易发现不足;研究越深刻,发现的不足也就越多,越深入。(5)关键词的选择,关键词一般是35个,但有的2个,有的78个,都不合适。关键词之间没有标点符号,只是隔开即可。另外,关键词应当是词,比如“财务风险”,而不应当是一句话,比如“财务风险的规避”。(6)没有脚注,甚至没有参考文献。这是肯定不行的。现在参考文献大多都有了,但一定要注意所列文献的权威性,比如极为重要的文献没有列入,近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列入,国外的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在研究生论文中偏少甚至没有)没有列入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你研究工作的看法。没有列入,就表明在你的研究工作中没有注意到这些文献。所以,一定要注意文献的罗列。脚注代表你直接引用的资料或者补充正文的有关说明,是学术性文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相当一部分文章没有脚注。英文格式的注解运用不当。比如,在英文文献中,“Miller(1958)认为……”,表示在文末一定能够找到Miller教授在1958年发表的著述以及发表的地方等信息。但我们许多文章,有了类似的标注后,在文末却找不到该有的信息,可能以为这一标注只是表示Miller教授是在1958年说的这些话等等。这是不对的。(7)文章引用资料过于陈旧,忽略了更新的、甚至是更权威的资料。但有的同学只是在网上搜索了最近的文章,却对发表较早,但具有奠基意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却一字不提,同样是失当的。(8)英文摘要翻译得过于马虎,不认真,错漏百出,甚至连版式都不对。许多同学认为英文摘要没有人看,就不认真对待,殊不知就有人喜欢从英文摘要上考察作者的著述态度。绝不能轻视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写作。(9)研究方法值得进一步强化训练。比如有的论文署名“实证研究”,但文中却有大量的规范性的内容。另外,实证研究大多要求大量的、长时间的数据积累,而我们论文的实证研究在数据选择上样本太小,这势必影响研究结论。而且,在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实证研究是极不严肃的,也是不规范的。(10)文法不对,尤其是按照英文排序,括号后面再加符号如“(※)、”,缺少标点符号,字体设计不规范,图表格式不对,应当图和表分开编号,且表名在表上,图名在图下等。(11)尽力避免低级错误,比如错字,别字,前后不一致,比如引言中说的与后面正文中的不一致。(12)论文的结构顺序应当是:章 →(一)→ 1 →(1)→ ①,如果不要章和节(通常是这样,以体现论文和教材之间的区别),应当从“一”开始。
有的专家提出来,应当在引文部分像理工科学位论文一样增加“研究框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也有这一要求)。

汪平整理

2006-5-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4:47:58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