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18个地区-绿色金融指数和分项得分(2000-2022年) 绿色金融指数是一种衡量金融机构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的指标。它是一种评估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的工具,旨在鼓励金融机构在投资和融资活动中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责任。绿色金融指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信贷、投资、保险、债券、支持、基金、权益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评估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一、数据介绍数据名称:全国418个地区-全国418个地区
绿色金融指数和分项得分数据年份:2000-2022年
数据样本:9638条
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刘华珂,何春.绿色金融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检验——来自中国27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21,40(07):37-52.
三、数据指标
绿色金融指数 | 根据以下7个指标,利用熵权法进行测算 |
绿色信贷 | 保项目信贷总额 / 地区信贷总额 |
绿色投资 |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 地区GDP |
绿色保险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收入 / 总保费收入 |
绿色债券 | 绿色债券发行总额 / 所有债券发行总额 |
绿色支持 |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
绿色基金 | 绿色基金总市值 / 所有基金总市值 |
绿色权益 | (碳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 / 权益市场交易总额 |
四、计算方法
最新版已整理为Excel格式,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0-2022年。
中国各地级市的绿色金融指数数据,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熵值法是指用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的数学方法,离散程度越大,对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综合评价体系如下:
1.绿色信贷——环保项目信贷占比——该省环保项目信贷总额/全省信贷总额
2.绿色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GDP
3.绿色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程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收入/总保费收入
4.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发展程度——绿色债券发行总额/所有债券发行总额
5.绿色支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财政环境保护支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6.绿色基金——绿色基金占比——绿色基金总市值/所有基金总市值
7.绿色权益——绿色权益发展深度——碳交易、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权益市场交易总额
数据已进行标准化处理,各地级市之间的数据可比,也可考察数据的动态变化。
数据来源:统计局、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权威机构网站及各种权威统计年鉴,包括全国及各省市统计年鉴、环境状况公报及一些专业统计年鉴,如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