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4楼的思路继续分析:
假定,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民众决定用本币兑换成外币,用外币去国外购买商品,
直至消耗完外汇储备(虽然很不现实,但是可先这么假定),央行平衡资产负债
同时假定,外币的购买力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名义上看着好像外汇储备全部花完了,本币总量回归了10,外汇比率恢复1:1,民众得到了应得的商品和服务
只是之前商品先给外国人用,本国人用的少点,过了一段时间后,再用的多点,类似于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
但是注意,这中间首先了发生了通货膨胀,然后再逐步恢复到原始价格
假设,如果外汇比率的调整是严重滞后的,即全部兑换完了才调整过来
那么一开始是1:1兑换获得了5单位的本币,过后用1.5:1兑换了外币,只能换取3.3的外币,
3.3的外币相比5单位的外币,购买力明显下降了33%
而损失的购买力就是因为外汇调整滞后导致的购买力转移给国外,国外获得了净产品
此时ZF确实没有占得任何便宜
假设,如果外汇比率的调整完全是实时的,那么没有发生财富的净损失,是理想的结果
上面假定了外币的购买力没有发生变化,现实社会是不现实的
下面放松假设,即在出口之前外币保持购买力,在出口完成之后,本币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
外币贬值了,假设贬值了50%,而本币保持货币数量,出口后是15个单位
贬值之前,本币外币兑换比率是1.5:1,这个比率时,我们拥有5单位外币,15单位本币
贬值之后,本币兑换外币比率为1:1,此时用5单位本币兑换得5单位外币
注意了,由于外币贬值,5单位的外币已经买不到之前的商品了,只能买到之前的67%的商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ZF不会通过行政手段保留任何外汇储备
外汇市场是实时调整的
并且外币的购买力保持永久不变
那么可以断定,外汇储备确实没有占有百姓的血汗钱
可是上面的假设,有哪一条在现实中是成立的吗?
现实是ZF管制外汇,不会轻易减少
外汇市场有人为干预,不会实时调整
外币的购买力再持续贬值!
4# jd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