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55 20
2011-07-29
6、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国内千千万万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国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购汇所使用的本币资金直接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直接体现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与相应的央行负债对应。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

      这个问题好像外汇局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外汇 储备对应的是央行对民众的外汇占款的人民币的负债,但是普通人的直觉来看,这部分外汇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是用商品换来的,怎么鞥说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呢?大家都来发表一下意见啊   这个到底该如何分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9 18:21:08
你要这么理解,银行的有一部分钱也是老百姓的血汗
你赶紧去拿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9 18:47:31
我觉得这个回答典型是有问题的
解释如下:
在一个没有国际贸易的国家里,外汇储备是0,假定该国国内货币数量为10(随便举的例子)
因为没有国际贸易,也就不会涉及到外汇,上述假设是初始状态。
后来该国开放了国际贸易,由于本国不允许外国货币直接在国内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币,
这就有了外汇交易和汇价,
假定初始的外汇兑换比例是1:1(前者是国内货币数量,后者是国外货币数量)
首先,本国出口商品,获得外币,假定获取了5单位的外币,
然后到中央银行,用5外币兑换回5单位本币
国内本币数量增加至15,由于整个国外市场庞大,有成千上百外币,
国外减少的5单位外币基本没对国外的货币总量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国外的货币价值基本稳定
但是国内的数量迅速增加了50%。至15个单位
因为国内产值相应没有明显变化(实际上的变化是国内消费品数量下降了)
货币多了,商品数量基本没变,国内通胀了,通胀率50%
于是普通民众手里面的钱不值钱了
价格普涨50%
外汇价格也变成1.5:1了,汇率贬值了

中央银行的账户上,名义上是负债了,但是此负债的5单位的购买力已经不是之前出口的5单位的购买力了
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变相掠夺了民众的资源
虽为输入型通胀,但是实际财富已经发生转移了
民众拿到手的是不值钱的本币,但是央行手中的是购买力保持不变的外币

你说这是不是等价交换
你说,外汇储备实际上是不是百姓的血汗钱?
上述分析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9 19:14:31
2楼说的意思基本上还是说,与外汇储备对应的人民币投放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造成对民众的变相剥夺。
其基本原因就是这部分投放的人民币购买力在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商品来支持。

但是如果 我们假定,央行的外汇储备迟早能会转化 成现实的购买力,从 国外买入商品,这样的话,国内物价水平将下降,民众前面的财富损失将得到补偿,其结果是,民众并没有被变相剥夺

当然,如果假定外汇储备永远不会转化成现实购买力(不可思议)的话,则这种对民众的剥夺就是肯定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9 21:28:03
顺着4楼的思路继续分析:
假定,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民众决定用本币兑换成外币,用外币去国外购买商品,
直至消耗完外汇储备(虽然很不现实,但是可先这么假定),央行平衡资产负债
同时假定,外币的购买力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名义上看着好像外汇储备全部花完了,本币总量回归了10,外汇比率恢复1:1,民众得到了应得的商品和服务
只是之前商品先给外国人用,本国人用的少点,过了一段时间后,再用的多点,类似于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

但是注意,这中间首先了发生了通货膨胀,然后再逐步恢复到原始价格
假设,如果外汇比率的调整是严重滞后的,即全部兑换完了才调整过来
那么一开始是1:1兑换获得了5单位的本币,过后用1.5:1兑换了外币,只能换取3.3的外币,
3.3的外币相比5单位的外币,购买力明显下降了33%
而损失的购买力就是因为外汇调整滞后导致的购买力转移给国外,国外获得了净产品
此时ZF确实没有占得任何便宜
假设,如果外汇比率的调整完全是实时的,那么没有发生财富的净损失,是理想的结果

上面假定了外币的购买力没有发生变化,现实社会是不现实的
下面放松假设,即在出口之前外币保持购买力,在出口完成之后,本币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
外币贬值了,假设贬值了50%,而本币保持货币数量,出口后是15个单位
贬值之前,本币外币兑换比率是1.5:1,这个比率时,我们拥有5单位外币,15单位本币
贬值之后,本币兑换外币比率为1:1,此时用5单位本币兑换得5单位外币
注意了,由于外币贬值,5单位的外币已经买不到之前的商品了,只能买到之前的67%的商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只有ZF不会通过行政手段保留任何外汇储备
外汇市场是实时调整的
并且外币的购买力保持永久不变
那么可以断定,外汇储备确实没有占有百姓的血汗钱
可是上面的假设,有哪一条在现实中是成立的吗?

现实是ZF管制外汇,不会轻易减少
外汇市场有人为干预,不会实时调整
外币的购买力再持续贬值!



4# jdare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 12:46:50
问题是央行的对等的人民币是哪里来的?是直接从印钞厂印出来的,同时人民币又不能在境外流通,这不是抢劫是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