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样的数据,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能够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能够用ZF统计数据的,或者能够用OLS,要不是门外汉,要不就是绝顶高手!
任何的数据和方法都是有问题的,只是问题大或小而已,做微观调查的人都知道受访者提供的许多信息肯定是虚假的,那难道研究就没有价值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用问卷和统计方法去捕捉真实部分的信息带来的启示。
现在的经济数据再假,也不可能假到我的收入比比尔盖茨的收入高的地步吧,也没有假到西藏的人均GDP高于上海的地步吧?也没有中国的人均GDP高于美国的地步吧?
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用的是什么信息?可以推断各个国家上千年的经济水平?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经济现实中,总不至于连人家的把握都没有吧?你说,麦迪森的工作有价值吗?
5-6年前我也经常纠结于数据的虚假,可我后来检讨,人不是机器,是有头脑的,有鉴别能力的,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逼近真相,就是有贡献的。为什么人家能行自己就不行呢?
至于批评现在的经济学家,这样的帖子多了去了。问题是,在这个坛子里的人,有几个不想像林毅夫那样风光?真有机会,有几个不想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