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生育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女性的就业率过高,因此缺少时间养儿育女。
这种观点是否符合事实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劳动参与率”或“女性就业率”有两种统计口径,第一种是15岁以上女性就业率Employment to population ratio, 15+, total (%) (modeled ILO estimate);第二种是15-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female (% of female population ages 15-64) (modeled ILO estimate)。本文采用第一种统计口径。
01
下面是1991年以来部分年份中国15岁以上女性就业率,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1991年77.07%
2001年73.38%
2011年67.84%
2021年64.78%
可以看出,1991年中国女性就业率比2021年高得多。从生育率来说,1991年生育率是2.01;而如果按照《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2021年生育率只有1.08。可见,1991年生育率也比2021年高得多。
从上述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的女性就业率比三十年前下降了,同时生育率也下降了。能不能得出结论说: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正相关呢?我认为仅凭上述数据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近三十年来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化率的提高、育儿成本上升、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结婚率下降、结婚年龄推迟等。
近三十年来,中国女性就业率下降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更多的女性成为家庭主妇,其实还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女性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参加工作的时间也推迟了。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4岁女性人口共有5578万人,其中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只有50.3万人,占比仅0.9%;受过大学专科教育的只有82.5万,占比仅1.48%。而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4岁女性人口共有3527万人,其中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有1009万人,占比28.6%;受过大学专科教育的有920万人,占比26%。
第二,女性平均寿命提高了,但退休年龄并没有相应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8.6岁,其中男性为66.9岁,女性为70.5岁。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7.93岁,其中男性为75.37岁,女性为80.88岁。女性平均寿命提高,意味着退休女性占比提高,从而拉低了15岁以上的女性就业率。
02
下面再比较中日韩三国的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15岁以上女性就业率,中国为64.78%,日本为60.16%,韩国为60.67%。而2021年总和生育率,中国为1.08,日本为1.3,韩国为0.81。
可见,中日韩三国中,2021年中国女性就业率最高,日本和韩国的女性就业率相差不大,但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最高,中国次之,韩国最低。
从上述数据来看,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03
下面再来看看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的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
2020年15岁以上女性就业率,英国为56.39%,法国为46.6%,德国为53.63,意大利为35.78%。而2020年总和生育率,英国为1.56,法国为1.83,德国为1.53,意大利为1.24。
可见,2020年英法德意四国中,英国女性就业率最高,意大利女性就业率最低。从生育率来说,法国生育率最高,意大利生育率最低。
英法德意四国中,意大利的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都是最低,能不能得出结论说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是正相关呢?我认为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法国的女性就业率比英国和德国都低得多,但法国的生育率比英国和德国高。仅从上述数据来看,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04
下表是世界主要国家2019年15岁以上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的比较:
2019年各国女性就业率和生育率
国家 女性就业率% 总和生育率
中国 66.01 1.47
印度尼西亚 65.74 2.22
加拿大 61.99 1.47
韩国 61.19 0.92
英国 60.86 1.63
日本 60.61 1.36
德国 59.98 1.54
美国 59.92 1.71
俄罗斯 59.41 1.5
墨西哥 58.01 1.92
巴西 55.14 1.7
欧盟平均 53.54 1.53
法国 50.62 1.86
印度 45.6 2.11
意大利 44.93 1.27
中国的生育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余国家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上表各国的女性就业率是按降序排列,而生育率的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律。
一般来说,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在女性就业率高的同时,又有普惠托育服务,那么并不会降低生育率。如果在女性就业率高的同时,又没有充足的托儿所,使很多双职工家庭担心无人看护小孩,那么就会压抑这些家庭的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