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804 2
2011-08-02
最近正在看金融学论丛的其中一本,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一个书从,觉得还不错,希望喜欢学术的童鞋们也去看看,很希望这种学术性的东西越来越多,看的人也越来越多。附这个书从的书目,大家没准可以找到自己研究的领域相关的东西:

1.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作者:郑伟,2005年7月1日;
本书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在一般均衡经济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然后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五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量化分析,就经济效应对若干参数估值的敏感性进行讨论,并对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转轨路径进行具体考察。
2.  《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刘新立,2005年9月1日;
本书在对国内外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区域水灾风险评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探讨。
理论上,本书完整地构建了水灾风险评估的科学体系和模型体系,包括基于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的水灾风险定义、水灾风险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水灾风险因素分析的定量方法以及应用于完备数据以及不完备数据条件下的水灾风险估算数学模型。在实践部分,本书选取长江流域与湖南省这两个典型区域,应用前一部分构建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水灾风险的评估。
3.  《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证研究》,作者:周京奎,2005年11月1日;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由此产生一个悖论:缺少金融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就会滞后,其运行效率将下降;金融支持过度又会导致房地产进入持续的繁荣期,甚至出现价格泡沫。本书选题正是立足于此背景,以金融支持过度为视角,对房地产泡沫进行全方位研究。本书首先提出了金融支持过度假说,在局部均衡框架下对该假说给予了理论证明,并对金融支持过度临界值的确定作了分析;通过建立金融支持动态最优化模型,探讨了金融支持最优路径问题;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构建金融支持过度背景下房地产泡沫形成与运行的信念模型、市场不确定性模型、反馈效应与投机行为模型,来分析在该背景下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机理;对金融支持过度背景下房地产泡沫经济效应及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金融支持过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本书最后对中国房地产金融支持程度及房地产泡沫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如何避免房地产泡沫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4.  《人民币内外均衡论》,作者:卜永祥、秦宛顺,2006年7月1日;
本书建立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上,以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为视角,研究人民币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及其配合。上篇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水平,探讨决定人民币汇率的要素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人民币实行真正有管理浮动的最优时间选择、未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方向和主要影响因素,估计人民币汇率水平未来的走势。下篇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理论,编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状况指数,探讨人民币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问题,分析人民币货币政策未来的走向。
5.  《中国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和保值》,作者:郑振龙、康朝锋等,2006年7月1日;
本书首先依次介绍了国内外基本的利率衍生产品,运用随机过程描述利率动态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基本的连续利率模型和离散利率模型,离散利率模型的估计方法。然后对利率衍生产品定价和保值的一般原理进行了概括。接着以BDT模型为基准,运用MatIab和ExceI等工具,对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可回售债券和可赎回债券,以及商业银行近年来发行的与利率关联的结构性存款进行了定价和保值分析。最后在考察了期权对利率风险衡量技术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含权债券利率风险衡量的问题,并论证了内嵌期权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
6.  《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作者刘力、张圣平、张峥等,2007年3月1日;
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且引人注目的领域。本书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本书首先对经典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定价原理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信念和偏好的角度展开了对经典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与研究,并利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原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规范的经验研究。
7.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一种实证模型的探讨》作者:于立勇,2007年7月1日;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一种实证模型的探讨》提出以信用风险度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种新衡量标准(模型的输出),并分别应用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判别模型构建了两套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和基于Bayes判别的违约概率测度模型、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构建了两套信用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并应用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将两套体系和评估结果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信用风险进行了剖析。
8.  《非参数支持向量回归和分类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作者:陈诗一,2008年4月1日;
《非参数支持向量回归和分类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不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估计分别预测了汇率证券指数收益率以及它们的波动性同时也利用支持向量分类估计了非线性的概率模型对公司信用风险进行了预测。实证结果支持SVM方法预预能力出色的理论优点。在金融市场预测领域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刻画内部规律而新的非参数支持向量回归和分类(SVM)方法只需基于自身的独特算法就可以对样本信息不断训练提取出目标经济和金融问题隐台的最优非线性映射关系非常适台解决先验知识不清的预测问题。特别重要的是独特的结构风险最小化设计赋予了SVM最出色的预测功能这是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的传统方法不能比拟的。SVM虽然原理复杂,但是参数设定方便编程容易运算快捷且操作性强使得预测完全可以从理论走向具体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9.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作者:雒庆举,2010年11月1日;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构建了一个OLG模型,分析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存在的7种情形以及4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形、不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量、社会福利变量以及养老保险体系变量共3类2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路径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不同路径选择下的宏观经济效应。《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0.《老龄化、金融市场及其货币政策含义》,作者:高见,2010年11月1日;
《老龄化、金融市场及其货币政策含义》从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体制改革及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等问题的讨论开始,分别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家庭资产配置和金融体系结构变迁等)以及对各类资产价格(资本市场收益率、利率、住房价格)等的影响,并通过研究人口结构对通货膨胀率一失业率相关关系的影响来探讨其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老龄化、金融市场及其货币政策含义》计算了中国的养老资产详细状况,并对中美社会保障支出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会保障体制及其投资管理中诸多问题或误解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澄清;对金融创新度进行了量化,对人口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结构模式转换的关系尝试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检验;首次独立地给出了人口老龄化与真实利率关系、人口老龄化与通货膨胀率一失业率替代关系的理论模型;就中国的数据对人口结构变化与住房价格关系和“资产消融假设”进行了量化实证检验,并大致估计了消融效应可能出现的时间区间。基于详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老龄化、金融市场及其货币政策含义》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欢迎补充,也希望大家喜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2 09:16:40
有电子书吗?可以上传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16:32:56
youwei2010 发表于 2011-8-2 09:16
有电子书吗?可以上传不?
没有电子书,自己也是买的纸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