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10 1
2011-08-03

对城市与物流的思考(下)

2011-8-3

    城市是物流的载体,需要建立一个机动车进出城的综合枢纽调度中心,负责人流、物流各种交通工具的调度接驳,建立畅通的信息服务指挥平台,实现数字交通、智能交通和绿色物流设想。
  ●城市垃圾回收需现代物流
  垃圾的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是实现环保的关键
  城市环保总离不开垃圾这个话题,据报道,北京市每天生产垃圾5000吨以上。据分析可能不止这个数,因为许多垃圾的数量难以统计,如拆迁垃圾就地掩埋、厨余垃圾进下水道、市郊垃圾随地焚烧等等。即便按这个数字亦是不小了,如全部掩埋每天需要蚕食1666平方米耕地 (按深度3米计算),长此以往,这个账是不敢算下去的。
  据餐馆厨师介绍,一斤叶类蔬菜下锅前仅剩七两左右,其余三成是垃圾;活猪、牛、羊及鸡鸭运到北京屠宰,其中净肉(含内脏)和毛皮、骨血、粪便比例是各占一半。也就是说,公路满载行驶的运菜车辆有相当一部分是往北京运垃圾;且这些垃圾还要由环卫工人运出来,一反一正要增加多少无效益劳动,这笔账大家是会算的。
  每到逢年过节,物流人忙着送货,满街的人忙着采购;节后,不论多高档的礼品盒、包装盒全变成了垃圾。家具包装、电器包装、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等。城外一片片树木倒下去,城里一车车垃圾运出来。从某个角度讲,人们的生活是奢侈的,浪费是惊人的。因此,垃圾的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是实现环保的关键。
  城市物流的突围之策
  从我做起、呼唤环保意识。实现城市绿色、低碳、环保物流,物流企业要首当其冲,率先遵守国家节能减排各项规定。从我做起,坚持使用排放达标车辆,合理装载、科学选择运营路线,充分利用车辆货箱和仓库空间,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坚持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坚持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坚持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兼顾;坚持与道路和谐、与城市和谐、与人和谐的原则,自律、自尊,以实际行动影响同行业、制造商、经销商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物流运作环境。
  实施精益化城市物流服务。城市物流应围绕城市化建设和市民生活改善需求发展,其核心是保障居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提高服务水平、实施精益化服务是发展城市物流的必举之策。一是实现物流服务商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城市管理等行业的有机结合,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和物资的重复流动;二是各物流企业实施集约化运营,采取联合、联手配送办法,充分提高车辆实载率,尽量减少车辆相互空驶;三是建议打造一个由ZF支持、由物流企业联合实施的公共信息平台,掌控货物空仓和暴仓,指导、协调城市物流综合发展、良性运作。
  打造绿色物流走廊。将前面提到的物流这条线凸显出来,一是在蔬菜及食品生产地与城市的超市之间打造若干条绿色物流走廊,实施快速、准确、安全的食品物流运输。二是在蔬菜、肉类和乳业的生产源头建立若干物流加工基地,从事蔬菜加工、屠宰、速冻、保鲜等,实施净菜、净肉进城,将冷链、恒温技术融入整个物流服务环节,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垃圾进城。三是实施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无间隙接驳,实现货物快速中转。将各地的农牧产品、时鲜蔬菜、果品与北京的餐桌联系起来,需要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作。
  城市建设和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一个综合学科,有着深奥的内涵;城市绿色、低碳、环保物流是一门现代话题,需要各行业细化的分工和紧密的配合。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大量的城市配送需求和道路交通管制的矛盾、人流与物流地位、待遇不统一的矛盾。城市是物流的载体,需要建立一个机动车进出城的综合枢纽调度中心,负责人流、物流各种交通工具的调度接驳,建立畅通的信息服务指挥平台,实现数字交通、智能交通和绿色物流设想。从未来讲,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在北京周边设立若干卫星城区、适当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是城市发展中、常期的理性选择。
  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是“物流业的蓝海”。从城市垃圾整体情况分析,不可回收的厨余和渣土垃圾约占37%,其余是可以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目前,北京市仅有18处垃圾处理厂,这远远不能应付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
  物流企业在从事城市配送的同时,可延伸逆向物流服务环节,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收购废旧家电、包装材料和其他废旧物资,利用车辆回程将其捎出城外,实施分拣、加工循环利用。二是购置专用车辆和设备从事厨余垃圾加工,将宾馆、饭店大量的剩饭剩菜脱水、发酵、烘干,制成颗粒肥料还原农田。三是与生产商和销售商联合,实施返修商品原路回流。
  此举益处有三:一是可充分利用车辆回程空驶,减少尾气排放和市区车流量。二是可减轻环卫工人压力,及时净化市区环境。三是可促使废旧物资变废为宝,再生利用,并直接增加物流企业的经营收益。
  这需要ZF给予有积极性的物流企业必要的支持,如办理经营许可证、土地、设备、资金等。物资回收、垃圾处理是“物流业的蓝海”,属朝阳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城市是物流的载体,物流是城市的支撑,两者不可分割。




作者:宋少波 来源:《现代物流报》2011年08月0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1 20:32:15
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