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一个好朋友写的。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些客户和朋友经过艰苦努力马上就要进入世界知名投行的预科班了(一些顶尖名商学院)。当然,这些只是“预科”,要真正跨入好像美林,JP Morgan,Golden Smith 这样的世界知名机构,我相信他们还有一段很艰苦的路要走。现在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在发“投行梦”,而这种“投行梦”在金融和金融工程项目组是经常感受到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梦中醒来,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开路,特此以个人见解写一点心得。
那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学生如果想混进投行,最好怎么走。很明显,做Quant去吧!Quant 是 Quantitative Analysts缩写,看名字好像就是算数的,其实不同的投行quant的工作都有区别的。不过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要用电脑,并且都要编程或者使用一些数学工具软件。 Why?因为,现在社会发达了,电脑是帮我们算数的,没有人会好像我们高考那样拿纸拿笔去算数的(顺便鄙视一下学校还不让学生带计算机考试,还要学生背公式)。问题是,Structures products 里头,数学公式都是很难求解的,所以用分析的方法估值的能力,很重要;然,建立structure products模型的建模能力也很重要。 Wall Street 前期的Quant多数是物理或者数学出身的,因为他们就是搞PDE(Partial Differential Equitation 在前期Directives产品 Pricing中应用普遍)搞神了。学生问: How神?笔者说:电脑都算不出来的结果,他们都能算出来。
现在科技发达了,Monte Carlo Methods(一种一旦和电脑配合就能暴力破解stochastic多变量方程的技术)和电脑算法的能力提升了,CPU也比以前快几倍了,数学佬和物理佬的功效开始变得多余了。投资银行业需要更全面的Quants。金融数学/金融工程这个专业应需而生。数学佬最大的问题是,不懂金融,没有商业触觉(或者加上头发太少,not good to look at);而金融数学的课程补救了所有的不足。所以,要跨入投行之门,最好的方法还是就读金融工程/数学。
那么如果一个学生数学不好,读不了金融工程是不是就是不需要再发什么“投行梦”呢? No,实际上只要你牛,都有机会进投行。除了刚刚介绍的middle office,大型投行其实有更多要害业务。例如,学生可以读法律(经济学,证券法)然后去投行当法律顾问(收入比Quants要高);或者可以帮投行管理风险资产,更可以做投行的“狗子队”,收集市场情报。总之,只要你牛,你都有机会混进去。但问题是,投行要什么类型的人。Wall Street journal曾经报道,业内几间大型投行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里头,哲学专业的学生占最大的比重。 Why?笔者相信这是和“learn how to learn”(学习如何学习)有关系。意思就是说,哲学是universal Science,因此哲学的学生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应该是比其他专科学生要强的(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就一无是处了)。而正如前面介绍的,投行是在一个竞争极度激烈,高速发展的工业里头;在投行工作如果不能快速应变环境恐怕是熬不下去的。所以,及时学生不能做Quant,只要是有灵活的头脑也是有机会进入投行工作的,当然如果有一段成功的学习或者工作经历支持,那么就有更大的把握了。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关于金融学生的出路。现在不少大学课程的金融硕士都比较General,尤其是英国的课程,一年读下来什么都学一点,结果什么都不精。笔者建议读金融的学生,应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业务范围了,尤其是corporation finance, merger andacquisition 这一块,投行最喜欢招这类的专业学生帮助他们搞上市,集资,融资,“投机倒把”和咨询义务了。另外,读金融的学生建议不要把注意力放太多在股票投资这一快,因为这个东西太传统,太泛滥的了,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任何优势。例如,2006-2007年,们个客户去了Arizona U 读 fixed income security就非常不错,毕竟bonds market得交易量是证券交易的10倍 - 有交易,交易员才有钱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