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6008 15
2011-08-04
     最近几天看了张宇燕老师的两篇文章,一篇讲述欧洲为什么能够在16-18世纪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另一篇主要分析同时代的明朝,两者初始条件差不多,但最终的差异如此之大。其实,这是经济史上的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即“李约瑟之谜”。

      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基本想法:一个偶然的外生事件,地理大发现导致的美洲金银大量输入欧洲,货币的大量供给导致社会阶级的分化。这其中,物价上涨导致产业工人工资下降,地租下降,传统的靠地租获取收入的贵族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崛起,两者力量分化和此消彼长。阶级分化导致了制度创新进而导致了后来的经济增长。这其中,重要的制度创新包括对谁的私有产权的保护,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建立。

      张宇燕老师后来后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对诺斯的产权理论的修正,即“非中性产权的分布高于产权保护本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正。产权保护的对象对经济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后来沿着这个思路,张宇燕老师尝试去解释明朝以及后来没有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明朝通过对外贸易,积累了大量来自美洲的白银,也具有初始的外生冲击。然而,商人们通过选择通过官僚的庇护来保护私有财产,这种方式可以是自己培养科举取士的官员,或者是收买官员等。

         但是,个人行动并没有导致集体行动。同时代的欧洲,阶级分化导致了商人大量进入国家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本阶级的财产安全。而明朝的商人只有个体的单独行动,导致了集体的“囚徒困境”。然而,明朝的商人为什么不像欧洲的商人那样也进入“议会”呢?这里的一个明显差异,张宇燕老师“似乎”没有看到,即同时期的欧洲国家都有限制王权的革命,而当时的中国,王权势力强大。那接下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王权势力强大呢?好像有学者从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来解释,像中国这种大河文明,由于需要治水,所以发展出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4 14:50:40
学习了,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16:46:30
分析很到位!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5 11:19:27
谢谢分享,能把文章传上来吗,或给个链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18:30:18
zengxiongpei 发表于 2011-8-5 11:19
谢谢分享,能把文章传上来吗,或给个链接。
你在期刊网上很容易搜到的,不行我再上传上来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44:43
broadsea 发表于 2011-8-6 18:30
你在期刊网上很容易搜到的,不行我再上传上来把
请问详细的文献名~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