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市县-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字经济指数&绿色金融指数&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合集(更新至2020年)
数据一:2011年至2020年省级、市级、县级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源自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这套指数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此外使用深度指数中还包含支付、信贷、保险、信用、投资、货币基金等业务分类指数;但由于监管和公司数据安全审核等方面的原因,2019和2020年的信用和货币基金分指数,没有对外公布。数据范围涵盖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省”)、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地区、自治州、盟等,简称“城市”),以及近2800个县域(县级市、旗、市辖区等,简称“县域”);部分地区数据存在缺失;港澳台地区数据暂未包括。
数据二:2012年至2020年省级、市级数字经济指数,数据整理自中国城市数字化指数。
数据三:2001年至2020年省级绿色金融指数,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采用熵值法测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缺失,部分年份的缺失值采用邻近5年数据的平均值代替。2018-2020三年的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出,所有省份灰色预测模型的后验差比C值均在0.35以内(其中,仅北京地区的C值为0.2,其他省份主要在0.1以内),预测效果很好,模型精度等级非常好。
数据四:县级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源自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该数据引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2018)》报告,该报告汇集国家宏观统计数据、行业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全面评估了我国1880个县(不包括970个市辖区和1个特区)数字乡村发展实际水平,针对发展短板和制约因素,提出推进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优化路径。数据包括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指数、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指数、乡村生活数字化指数、数字乡村指数变量指标。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