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245 1
2011-08-04
最近一段时间,得了一种病,看到书,就去冲动的买,觉得自己需要,或者是自己想看看,上网也在看XX专业必读书目,XX经典教材。。。
下午发呆,看了看书架上的书,我的基本上买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了,有的书,大失所望。最近读的几本书,也没有什么可以算的上让自己满意的。不知不觉的,书就多起来,对自己真真有影响的也就那么基本。
本人学习农经,但自愧农经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唯一的资源可能就是是一个村里人,相比于不是村里的人比他们更了解农村。也许是由于周围的环境或者是其他原因吧,我的农经道路并不是那种经典经济学下面的,模型之下的农业经济,而是有点儿夸夸其谈的,因为我看的社会学,也不算社会学,更多的是就是农村学的书多一点,但也不喜欢那种太注重在农村而聊农村,也就是那种太农村的观点。因为此事与同寝室舍友发生了彻底性的争论。
也就是自己喜欢那种讲讲农村就可以,不要再继续讲下去,也就喜欢哪种解释,如果这样的话,我倒是喜欢斯科特,黄宗智的书,其实后来感觉那些研究农村的人并没有超越。虽然说观点上受到了那些历史学的挑战,但还是感觉到那种书里有那么一种味。虽然内卷化,并不是一个套套理论但也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村似乎一直在被束缚着,就好像时一杯水,始终在往里面撒盐,溶解度早已过了,可是还是要放,自然就有了沉淀,这些沉淀,可以说是无限供给劳动力,也可以说是游手好闲的村里人,也就是其本身并不是不想溶解,只是这杯水太有限了。
最初了解森时,已经不知道什么原因,读了书之后感觉一下子迷恋,整整几年了,我觉得对我的脑子有强烈的刺激的就那么几个人杨小凯,百年经济史笔记,森,贫困与饥荒,贝茨,市场与国家,林毅夫,中国奇迹,。。可能这些大家都已读过,但是还是说这些真是好书,国家机会主义,是我慢慢的了解宪政,成为一个爱好者,但是有时候也难免落回到那种计划时代,
权利还是食物,制度还是人性,可能森把我带到了更高的层次,
上层决定的政策,下层执行者政策,是政策还是对策,贝茨讲述了非洲也讲述着中国,一旦我们的农民联合起来,选票会怎样呢
是无奈还是无力,是错误的选择,还是必然的选择,林老师慢慢的让我们理性的看待计划,
一点想法,写了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5 22:52: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