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单位(主要为企业)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以区别于要素生产率(如技术生产率)。
TFP 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产业组织学等领域。在宏观经济领域,TFP 被广泛用于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以及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动力。在产业组织领域,TFP 被用于评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以及衡量市场的竞争程度。在管理学领域,TFP被用于评估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以及比较不同企业或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和优劣势。
1、数据来源:原始数据以及参考文献皆包含在文件夹中
2、时间跨度:OP法(2008-2020)、LP(2000-2020)OLS(2000-2020)
3、区域范围:全国
计算参考文献:
[1]鲁晓东, 连玉君.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 经济学:季刊.
[2]胡本伟.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D]. 南京大学, 2014.
部分数据如下:
相关研究:
[1]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 经济研究, 2005(06):51-60.
[2]王璐、杨汝岱、吴比. 中国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管理世界, 2020, v.36(12):94-110.
[3]李政, 刘丰硕. 企业家精神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了吗?[J]. 经济评论, 2020, No.221(01):133-147.
[4]肖文, 薛天航. 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J]. 世界经济, 2019, 42(01):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