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8-6 19:55:02
dangyin 发表于 2011-8-6 19:37
徐奇渊是学界正在升起的新星。你们查下人家的成果就知道了,何必在这儿嚷嚷?
非名校就不能有牛人?名校的 ...
"东北师大很强,你们不知道吗?"

只知道历史、数学很强,至于经济学,说实话,真不知道。所以对于这次经济学百优才会感到惊奇。下次再获奖就不会惊奇了。

怎么样,够不够有逻辑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0:38:35

    爆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1:03:15
dynare301
“你的想法比较怪异
博士论文百优,要挂也是挂以前的博导名字
挂博士后导师的名字,挂得上去吗?”
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百优怎么评的吗?博士毕业几年后,看其后期的影响,如果其博士论文发了一些认可的高质量期刊,就认为其具有相当水准。一般是这样。比如欧阳志刚,比如徐奇渊等。所以它不会在当年被评。你以为只拿本毕业论文去评吗?!你说话太不客气了!这反倒像没用脑子,也没用“眼睛”去调查,在这瞎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1:08:19
dynare301 发表于 2011-8-6 18:12
你的想法比较怪异
博士论文百优,要挂也是挂以前的博导名字
挂博士后导师的名字,挂得上去吗?
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百优怎么评的吗?博士毕业几年后,看其后期的影响,如果其博士论文发了一些认可的高质量期刊,就认为其具有相当水准。一般是这样。比如欧阳志刚,比如徐奇渊等。所以它不会在当年被评。你以为只拿本毕业论文去评吗?!你说话太不客气了!这反倒像没用脑子,也没用“眼睛”去调查,在这瞎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1:3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1:48:17
东北师大还是不错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02:10
把论文贴出来,鉴赏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13:30
xuehe 发表于 2011-8-6 21:03
dynare301
“你的想法比较怪异
博士论文百优,要挂也是挂以前的博导名字
可笑了,你口中的社科院某大牛带了N多的博士、博士后
请问几个评上了百优??
他在位时都没这个机会,反而是退下来后开始发挥余热了?
别什么都是从客观因素找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14:28
xuehe 发表于 2011-8-6 21:08
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百优怎么评的吗?博士毕业几年后,看其后期的影响,如果其博士论文发了一些认可的高质量 ...
说得再不客气点,
你现在也可以去申请大牛的博士后啊
看百优轮得到你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16:28
xuehe 发表于 2011-8-6 21:08
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百优怎么评的吗?博士毕业几年后,看其后期的影响,如果其博士论文发了一些认可的高质量 ...
你调查了吗?
如果调查了,那就给出徐奇渊获评百优靠他博士后导师幕后操纵的证据呀
老在这里猜疑来,猜疑去
这才真正是瞎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24:08
dynare301 发表于 2011-8-6 22:13
可笑了,你口中的社科院某大牛带了N多的博士、博士后
请问几个评上了百优??
他在位时都没这个机会,反 ...
你对那里挺熟悉的啊!不要误认为为圈内人辩解啊!并不否认徐奇渊的才华,到社科院发了很多文章。只是慨叹现有的行规并不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你能否认有些未评上百优的毕业论文就一定比百优差?我只是根据兄弟的感慨说出我国学术圈的弊端!你为什么还要去遮遮掩掩的...忠言逆耳,苦口良药,只唱赞歌的话,我们永远不会成为创新大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29:15
dynare301 发表于 2011-8-6 22:16
你调查了吗?
如果调查了,那就给出徐奇渊获评百优靠他博士后导师幕后操纵的证据呀
老在这里猜疑来, ...
我哪里说了这样的话?你找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33:09
dynare301 发表于 2011-8-6 22:14
说得再不客气点,
你现在也可以去申请大牛的博士后啊
看百优轮得到你不?
你这样的人怎么如此刻薄!我是转述兄弟的感慨!博士后是根据自己研究的方向,不是拿来溜须拍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34:17
xuehe 发表于 2011-8-6 22:24
你对那里挺熟悉的啊!不要误认为为圈内人辩解啊!并不否认徐奇渊的才华,到社科院发了很多文章。只是慨叹 ...
谢谢,你是版主,我不跟你斗了
免得你直接把我从上海博士变成北京博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38:12
匿名者 发表于 2011-8-5 14:50
师大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啊,什么学校的知名度都是有一定范围的,说个真事儿,在东北如果你是西南财经的、同 ...
在东北大连理工哈尔滨工大完爆东师大十条街。。至于说比同济中山甚至武汉,这是纯粹扯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42:35
dynare301 发表于 2011-8-6 22:34
谢谢,你是版主,我不跟你斗了
免得你直接把我从上海博士变成北京博士了
首先没专门给你发帖子啊!其次,卖菜大妈都知道的道理,你大博士不该不知道吧。建议阅读 雪饵的:“宰相合肥天下瘦”.也有些许偏激,但也是掷地有声的奇文一篇。权威需要尊重,但不能盲从,如果不敢怀疑权威,社会、学术没有进步.....共勉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2:59:27
又在做一些无聊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3:06:26
我是徐奇渊本人,友人告诉我这里在争论,所以来看了一下,特说明如下:

0. 目前优博正处于公示之中,我本不宜出来发言,但对于大家诸多的争论,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
    这种辩论呢,谁也说服不了谁,这里也只是说一下自己了解的情况和想法。

1. 楼主的分析确实有道理,相信如果我是楼主,这样的看法也很正常,我也相信其中并没有贬低的意思。

2. 就学校来说,东北师大有她的优势学科,例如:历史、统计学、教育学等等,经济学确实不是传统强项,甚至是弱项。
   (当然,我也曾受益于师大的统计学科,并曾经直接参与到统计学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当中)

3. 但东北师大的经济学近些年处于上升势头中,有博士点,而且还已经有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的授予权。
   当然,和名校差距还是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也需要接下来继续努力,一起来提高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水平。

4. 从已有的发表来说,虽然我也有一些成果,但也觉得很多人确实比我要更优秀,比如某位好朋友的师兄,他有三篇经济研究,今年也参评。但如果从目前的结果来说,要解释其合理性(这是经济学研究者最擅长做的事了),恐怕有以下原因:

其一,论文选题很重要,占的份量很重(去年就有一篇浙大王义中的人民币汇率,而且人民币汇率这个话题之前还中过)。这个大家可以看看历年的情况,虽然不一定完全如此,但大部分论文的选题还是以热点问题为主。至于学术价值与政策价值的取舍,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年轻一代学子可能与老一辈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大家看一看柳红(原吴敬琏老师的秘书,其经历坎坷)所著的《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就能理解上一代经济学家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审视学术成果。

其二,我的论文有的部分因为完成时间较晚,所以尚未公开发表;而且此后参加工作,一直没想起来投稿(一点也不夸张,工作确实很忙,而且工作单位不像高校那样看重这方面的发表,没有任何实质的激励)。所以,猜想有可能,从整体博士论文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有一些评委比较看重的部分,恰恰在于这些部分。例如,论文第4章的内容,最近投给经济研究,已经收到了两份审稿意见(一个是相当正面的,一个是中性偏正面)。

当然,也可能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也不是特别了解评审的过程,但就我自己了解的情况来看,相信还是比较公平的。

为了接受大家的监督,下面给出我的一些信息,以及博士论文的原文PDF版,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希望大家少一些门户之见,一起努力,让国内的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国际水平靠近;同时,也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出更多有益的尝试。Stiglitz说,中国有三流的经济学家,以及一流的经济政策。但长远这样肯定不行的,努力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5822254.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3:08:26
中奖固然是好事,但是适当显摆一下就可以了。需要的是应该坚持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3:08:40
不错,不错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3:31:45
是吗,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6 23:33:55
祝贺东北师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02:12:12
大可水米 发表于 2011-8-6 23:06
我是徐奇渊本人,友人告诉我这里在争论,所以来看了一下,特说明如下:

0. 目前优博正处于公示之中,我本 ...
谢谢您把论文传上来给大家学习。

我发这个帖子并没有否定您以及东北师大的意思。只不过以前对东北师大的经济学科并没有太多印象,对于他的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倒是略有了解,毕竟师大是以文理见长的高校。

您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一条成语:事在人为。

BLESS您以及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09:42:21
徐奇渊的学识、人品、态度都是值得很多人学习。请各位不要以出身论高低,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不拘一格降人才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还是那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12:41:26
雷童1 发表于 2011-8-6 18:03
拍你的砖头,你对师范大学的评价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试问全国有多少师范大学,教育改革拿师范大学开刀的 ...
1 接受你的砖头。可能我的了解实在不全面。2 因为在北京,接触多的便是北京师范大学出身的人士,几个高中同学在那里,一些同事出身那里,要命的是,几个单位领导也都是那里的博士、硕士,而且都是男的,呵呵,——顺便扒个小市民的看法:师范大学的男生都是很不错的老公或朋友或同事的人选,冷静、理性、沉稳、永远知道经济社会政治行为“最佳的效率组合”。不过,如果做领导,搞行政,带团队,风格又过于阴柔,属于顶级太极型选手;做他们的“交易对手”或同路人,不能说是幸运。或者,个人“制度成本”实在太大了。这里讨论的,无关智商情商,只是人生宝贵,都放在“办公室政治”上,尽管不怕走夜路,坐动车,不担心什么阴德之类的玄幻和虚无,却不能不考虑生命的浪费,总要对得起自己吧。。。3 对于学术能力这个孤立的科研指标,个人觉得实在是北师大的强项。近年来,北师大的师资力量建设,比之同期的985,实在是极为重视。比如,似乎就在几年前,人大法学院据说是几乎所有重头师资,超过70%的中生代学者,整体跳槽到北师大。这个力度和勇气,其他院校,显然是不及的。虽有风险,但能够沉淀下来,对北师大的未来,好处自是不一般。4  事实上,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品牌仍然在区域甚有影响,而且,对应领域里人脉的相互认可和人际关系的黏着度,也高于其他的圈子。至于北师大,是个特例,因为它在北京吧,自成派系。5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有否可能从师范大学或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所谓混合型区域综合性大学(就是地方二三类高校迅速合并后的产物)下手;个人以为,可以结合“需求-功能-产品/服务种类-产业-相关改革”这个功能主义的框架来考虑。其实,如果我国的经济社会不需要那么多中间型(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高校)高等教育服务单位了——表现为:第一,2011年集中爆发的南京大学招生违约和境外大学争抢国内高分考生两类现象。说明即使连南京大学这样在区域以及在全国的品牌都一流甚至超一流的高校都面临拼上“道德风险""品牌危机"的成本,争抢中低端生源(刚刚够线者),以及高端生源的普遍丧失。第二,我国高端财富净值人士据称净可投资资产在100万以上的人士高达5100万人,其中净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据称保守估计50万人,我国稍不留神就成了超级富裕人口集中的国家。这种大背景下,除了财富精英和资本“外逃/批量移民”,其后辈的教育,显然会在全球化背景下考虑。这时候,无论是北师大什么的,还是34所985所谓本地名校,都会面临可见的“贫血”(合规生源不足,相应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不足)。第三,我国的土地二元权利属性将很快显性化,这一时代,拥有实质上农村宅基地和用益所有权的广大农村人口,为了一张迅速贬值的高等教育证书而放弃农地等巨大财富的选择空间,越来越狭窄。他们可能会放弃所谓高等教育转而选择体面又实用的职业教育。这种情况下,来自农村的所谓“低端”的高等教育需求,也将迅速收缩。——综上,高端学子,中端和最低端学子,及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高等教育费用支出规模,正在迅速下降,甚至可见地萎缩。这样看来,惟一能够同时为高等教育提供“资源需求”(合规生源)和“资金供给”(学费及其他相关性直接支出)的人口规模在迅速下降——其实,也就只有城市中低端经济条件的家庭会选择“在国内上大学”,而城市的生育水平显然也在迅速下降,据称目前大中城市的小学、中学基础教育序列多已合并。因此,当前我国2亿多儿童少年中(这个数字近乎20世纪90年代的1/3-2/5),加之以上的分析,未来能够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来源者”,只可能少之又少。如果,大的国际形势不发生变化,未来5-10年,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本科层次上“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基本形势,或不可逆转。是时,很有可能,结合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存量高等教育师资,等等情况,形成新的结构。比如,在一个主经济区域(比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东北、西北等六大经济区)各自规划2-3个顶级、高端院校;以及不超过10所各类具有专业分工的普通院校,而其他“不在其列”的院校纷纷转型为职业教育,商业教育,国民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甚至公益活动和社区活动(比如老年人大学,或家政服务培训机构等)的平台。按照这个思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平台,冗余度显然过高。包括师范大学这种历史性过渡产物在内,只有有历史契机,相信这个激烈整合,转型,关闭的大潮,为期不远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7 15:20:25
关键还在论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1:38:15
绍兴文理学院也想拿这个奖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3:59:03
匿名者 发表于 2011-8-5 15:25
如果不知道正在崛起的西南财经,我觉得是无知,是落后;如果说比武大好使,那也是无知,请记住,中国目 ...
你的知识需要更新了,中国目前有39所985工程高校。
师范大学里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名列其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7 16:38:27
大眼浩哲 发表于 2011-8-27 13:59
你的知识需要更新了,中国目前有39所985工程高校。
师范大学里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名列其中。
多谢!话说我的重点不在于985的多少。我也没有鄙视师范类学校的意思,只是针对那位匿名同学的话。难道你赞同他说的??那我只能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