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023 1
2011-08-05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旺报社评指出,《华尔街日报》最近在报道中,指出了两个令中国大陆头疼的金融问题,第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副作用,第二个就是因持有美债掉入的美元陷阱。这两个问题看似不同,实际上关系密切,互为表里。美元陷阱不但是中国在金融上的大难题,也一直是台湾的隐忧,两岸都亟需解决之道,但是该走的路却不一样。

  大陆《经济参考报》报道,人民银行自20117月中旬起,基于当前宏观调控和稳健货币政策背景的考虑,暂停受理境内企业直接从境外银行融入人民币之业务。人行这个措施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结算的推动,开拓了国内外利差的获利管道,加速热钱涌入大陆。外汇储备因此反而增加,与推动跨境结算的预期效益刚好相反。

  面对美国刚刚结束的债务上限风暴,大陆出现许多脱美债的声音。如果在抛售美债的同时,大陆金融当局无法将资金转入其他市场,将美元换回人民币就会使其升值,迫使大陆像南韩及泰国一样,买回美元阻升人民币。这样的陷阱,台湾也深陷其中,虽然没被《华尔街日报》点名,但是两岸掉入的是相同的陷阱。

  美国联邦公债中超过3成是由外国人所持有,主要原因无他,就因为美元是最重要的外汇准备货币。这个市场在美国经济以及全球央行多年加持之下,成为全球唯一可胃纳10兆美元以上的债券市场,5倍于德国及英国公债市场规模的总和,10倍于规模更小的黄金市场。虽然美元外汇准备资产之世界占有率,已从10年前的70%降至今日的60%左右,但是美元仍是所有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最爱。因此掉入美元陷阱的不在少数,但是大陆被套住的美债金额最高,而台湾所陷入的资产占GDP比例最高!

  对于台湾而言,经济已经逐步降低对出口之依赖,但是新台币地位过低,与各主要货币间无法建立独立汇率,必须经由美元转换。因此,台湾要脱离对美元或美债的依赖,可行的管道不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基本上与新台币和美元间的汇率关联不大,而两岸之间贸易几占台湾对外总额的一半,所以人民币是台湾出脱美债资产的最好出口。虽然大陆国债市场仍不发达,但是银行利率高出台湾不少,市场胃纳也在快速增加。人民币的升值潜力,正好抵消美元走弱的风险,也弥补人民币商品不足的缺点。卖掉美债转入人民币,不会引起台币的大幅升值,是救台湾脱离美元陷阱最便捷的做法!

  大陆可选择的解决方法,跟台湾完全不同,因为人民币直接与各主要货币兑换,无需经过美元。但是大陆的外汇准备资产过于庞大,想把美债转成其他国家公债,选项不多且市场规模有限。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已于今年1月,停止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允许企业出口所得外汇于境外直接使用,但是在201145两个月里,中国大陆依旧增持了76亿及73亿的美国国债。

  中国国债利率与美国相当,人民币又持续对美元升值,所以取代美债的存放工具,报酬率必须能够抵消美元贬值的损失。除了公债之外,只有股票市场才能容纳中国大陆的庞大资产。2010年全球股市之股票总值略低于50兆美元,美国的两大股市总值即占了20兆,亚太区总共约值15兆,而欧洲也有11兆左右。中国的中央投资公司,以及各国之主权基金,基于股市的规模及报酬,在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但是中投却亏损连连,原因在于未掌握主权资产的管理要领,中国大陆注重人治忽视法治的陋习,也促成了中投的失败。

  大陆应该学习退休基金的操作方式,也效法台湾ZF基金委外操作的模式,投资于抗景气循环的股票基金,才能避免重蹈中投的覆辙。股票基金较无个别风险,选择上不易产生弊端,适合大规模主权资产长期持有。民生消费、健康医疗或基础建设等基金,不受景气循环所影响,防御色彩浓厚,巴菲特就特别看重它们的风险分散功能。

  两岸金融当局,只要有决心戒掉美元的瘾,绝对可以找到适当的管道。两岸人民应该担忧的,是金融当局的故步自封,而不是美元的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5 20:38:07
没有人反对复制,粘贴时事热点,但是几乎没有人不反对复制、粘贴原文。
特别是在格式没有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让人真的是很难忍受。
这样的文字,读起来特别伤眼、费神。
楼主,你认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