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德论,世界上只有中国有《道德经》,中国人自古就是重视道德修养的。历史上的起义都是针对不道德的,现实中的不安定因素都是不道德引起的。老子说“不道早已”,道德是生命的保护伞。中国的道德成为精神的束缚,五四运动时期就开始反对传统的道德,这是道德的更新,而不是否定道德。新时代的道德是古代的道德的延续,新时代的道德还是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是如此。
道德有什么用?道德是为了什么?道德是什么?道德是自然的普遍的精神,古人说的,“天覆地载”就是自然的道德,《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自然道德和人的道德的结合。大自然的道德就是对生命的无微不至的关注,生命时时刻刻不能离开自然的营养,自然的保护和支持。但是人们忘记自然的道德。社会是依靠道德组建的,没有道德,就不能组建社会,社会是人群的道德组合,这种组合使人感到放心,就是因为同样的道德的信任,同样的文化的沟通,同样的民族的亲近感。
但是当时代进入无道德的时期,“礼崩乐坏”,“子杀父,臣杀君,非一朝一夕之故”时,道德沦丧就使人间变成地狱。在家庭,社会组织中,道德一直是无形的束缚和信任,没有道德,就不能使人群凝聚,就不能使使人人互相信任。人人戒备,这样社会就是危险的战场,无论物质文明多么好,人们还是处在战战兢兢中。社会组织,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法院,各种组织都是靠着道德信任组建起来的。
道德是无形的,没有道德是不行的。道德把人性中优势的东西集中起来,把人性中的优秀的东西发挥出来,这样既有助于自身的安全,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全。道德就是社会的最大的保障系统。没有道德的社会任何刀枪都是不能保护的。道德会放下刀剑,让人类和平相处。
任何时代道德的缺乏都是危险的。历史上不道德的时代都是民主愤怒集中的时期,都会激起民众的起义。不道德的时代,人人自危,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加重危机程度。不道德的时代,人人戒备,谁也不信任谁,既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对社会的基本信任。当信仰崩溃后,道德就是破烂不堪,人们既没有幸福感,也没有安全感,信任感。充满怀疑的社会中人成为人的敌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对象,被戒备和警惕的对象。这样社会就是一盘散沙。
轻视道德建设的时代,物质文明是难以持久的,人们会在不道德的背景下战战兢兢,而且是互相为敌。在毒食品的时代,比商品的假冒伪劣更加触目惊心的就是“不敢吃饭”,缺少基本信任的食物,缺少基本信任的关系,这样人人自危,相互怀疑敌对,社会的危机就会一触即发。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是足以夸耀的,但是不道德的人会毁灭任何物质文明。
在中国文化中,道德被看成是思想意识范畴,这是物质第一性之下的,这样道德的地位丧失,道德的作用被漠视,道德的力量别轻视,不道德的事情随时随地发生,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就更加危险。不道德成为无廉耻的,道德反而成为羞耻的。这样社会的价值就颠倒了。中国文化中,
在中国文化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是基本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不合理是把道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道德属于意识范畴,道德是无形的,道德不能立即产生金钱,这样道德被大众蔑视,不道德就更加猖狂。在宗教中道德是核心,宗教把道德作为教义的中心,这是因为道德的普遍性,道德是宗教的脊梁。宗教无不是在道德中完成的。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道德的价值也不能凸显。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看不见的,不被重视的,这样道德显然不像金钱那样立即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道德在精神文明中是重要的。不道德不仅危及社会安全,而且会颠倒社会价值。不以耻为耻,以不耻为耻。
道德的价值清楚了,道德才能引起大众的追求,道德是精神的营养品,没有道德的精神就会枯萎。甚至精神也会枯死。这样人就是行尸走肉。既没有自身的价值感,也没有社会的价值感,生命存在就丧失了意义和方向。虽然在文化中有反道德的思想,但是都是道德更新的目的,而不是废除道德。鲁迅把古代的道德看成是“吃人
”的,这是走极端了。古代道德在孝亲中是过度了,但是没有道德却更加危险。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会是道德化的部门。因为道德的束缚,各种组织就会生机勃勃。社会也会安定团结,繁荣昌盛。一方面是道德化影响了道德的流行,一方面是不道德的盛行,社会就会在不道德中砰然倒下。所以,道德是社会的保护伞,也是生命的保护伞,是精神文明的保护伞。蔑视道德者最终会被不道德所惩罚。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这是把不道德看成是不知羞耻的。这样人的精神境界就很低,人们会随时不道德中每况愈下,越来越低级腐败。这样社会的风气就阴森昏暗,人们就会把道德踩在脚下。把金钱顶在头上。这就是价值颠倒。
物质财富的缺少,仅仅是生活的困难,但是道德的缺乏,却是社会巨大的危机,因为道德的综合因素,不道德就会全面击溃社会组织的神经,使社会昏昏欲睡,人人麻木不仁,没有幸福感,也没有生命的激情。不道德成为时尚,人们的笑贫不笑娼,颠倒了道德和物质的价值,把物质看成是万能的,甚至讥笑道德。把道德看成是束缚,不断否定各种道德规定,一种是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帜,一种是打着文明进步旗帜,都借此反对道德规定。实际上道德被踩在脚下的时候,人类的价值观念就颠倒混乱了。
在世界上,道德都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使是古希腊的哲学,柏拉图就是“善即知识”,康德哲学归结于道德判断,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最主要的是几千年的《圣经》中的摩西十诫,《箴言》中的道德教化。都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文本。资本主义并不是没有道德的,中国自古就是提倡道德的。而道德的衰落,起起伏伏,道德一时被人类高高举起,一时被踩在脚下,因为人类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
按照自然原理,道德是人类的内在的本质,人性中的秘密就是道德,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中国儒家的观念,荀子是性恶论者,法家也是性恶论者。人性的善恶都集中为道德问题。善即道德,恶即不道德。道德维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不道德很快断送社会组织,破坏人们的精神世界。
现代社会的问题是,金钱至上,道德衰落。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是道德问题,都是对道德的违背。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的失误就是无视于道德的致富观念,没有道德束缚的市场经济,即使法制严苛也很难治理各行各业的不道德的泛滥,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定,人们的幸福感缺乏,都是不道德的阴影。最大的威胁的人类整个的不道德----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气候的混乱,气候异常导致的灾难频发。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是个体形成的,不道德就表现出人类集体的性质,这样人类的前途也是暗淡的。电影《2012》所描述的环境破坏的想象人类自身很难说这不会是假的。不道德使人们不自信,怀疑,没有信仰,信任危机,这样虽然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却在战战兢兢,恐怖中。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心安理得。幸福不仅仅是物质满足,而且是道德完善,信任和信仰健全,生活在人群中具有安全感,信任感,而没有安全感,信任感,处在人群中就像处在虎狼之中,这样是不能有幸福感的。资本主义的不道德是“他人是地狱”,中国的不道德也危机对他人的信任。谁也不信任谁,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怀疑和戒备会使人类社会貌合神离,一盘散沙,最终导致人类各自为战。道德是社会的粘合剂,不道德使社会分崩离析,支离破碎。人们不断感到生命的破碎感,脆弱感,孤独感,这怎么能感到幸福呢?
人类社会的基本的善是共同的,没有基本的善,任何社会都是不能沟通的。沟通的前提是基本的善,就是基本的信任感。没有基本的信任感,人人戒备,人人自危,战战兢兢,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在怀疑中充满变数。所以就是世界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信任危机都集中为道德问题。就是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的食品安全,社会安全都是道德问题。没有基本的善,基本的信任,人成为人的敌人,人最怕的就是他人,这样社会,家庭都会解体。
宗教信仰维系下的道德,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中,信徒之间的信任感,文化维系下的道德,就是共同的文化精神维系的文化血缘关系,共同的文化形成的信任感。如果这两种都是脆弱的,就是家庭血缘关系维系的更加脆弱的信任感。现在金钱至上,冲击了家庭的信任感,家庭伦理道德变成了争夺房产,排斥老人的抚养,弃婴,离异。。。。这样家庭最基本的信任感也被打破。人们的最基础的信任感都丧失了,这样人就什么也不信任了。加以社会上的不道德的影响,人们更加确信了“什么都不可信”的观念,这样对于ZF的不信任,对于领导人的不信任,对于自身的不信任,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不信任,形成了“怀疑一切”的心理,这样生命就像在地狱中一样。即使富有,金钱很多,只能支持生命的堕落。越是富有的人越是没有信任感的人,因为财富的过程不是自己的不道德,就是他人的不道德,这支持了富人的崩溃。富人必然经历比穷人更多的不道德的事件,这样富人就比穷人更加成为不道德的危险人物。富贵险中求。富人经历了不道德的危险,自己的不道德,别人的不道德,才换来金钱物质,所以,富人的心是破碎的,尽管富人住在豪宅中。整个社会进步中的不道德,自己国家的不道德,别过的不道德,都是国家的道德经历,这促使国家的道德危机。不道德最大的危害是----缺德更加容易达到致富的目的,更加容易发展!这样为了致富何必那样道德呢?这是人们在矛盾中的抉择。
总之,不道德,缺德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就不再羞耻了,没有羞耻感的人,没有信任感,不断增加人的孤独感,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信任人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宁可信任一只狗,也不信任人,人的出路竟然在一只狗上。人们把狗当成宠物的时候,人把别人当做戒备的对象。人成为人最恐惧的,戒备的对象,在人群中就是最不安全的,最不能信任的。这样不道德彻底把人变成类似鬼一样的精神魔影,人类的幸福感是不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
人,已经严重地戒备人,怀疑人,不信任人。这就是缺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