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资产定价模型中,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其期望收益的无风险折现与风险调整项。风险调整项反应了资产收益与随机折现因的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当资产收益与随机折现因子的相关关系为正时,即当投资者未来消费较低时,资产收益较高,未来消费较高时,资产收益较低,对投资者而言,购买资产起到了平滑消费的作用,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较高;反之亦反。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重新构建了消费资产定价模型。两项会计学原理将会计信息与消费以及消费风险联系了起来。第一,消费来源于分红,分红又源于账面净资产,账面净资产又源于企业净利润。因此消费的风险最终取决于企业净资产及净利润的风险。第二,当风险得到解决时,利润才会入账。因此(未实现的)预期收益意味着有风险的不确定的分红和消费,已实现的收益意味着无风险的确定性的消费。作者进一步通过收入确认原则和投资确认原则说明这一点
收入确认原则。只有当从客户那里收到现金的不确定基本得到解决时,收入才被确认。客户通过支付现金实现的潜在收入不记为收入,而是记为资产负债表上的预收账款,直到公司履行合同的不确定性被解决后收入才被确认。投资确认原则。当存在较大不确定时,投资不被确认在资产负债表上,而是直接记为费用递减利润,比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将收入延迟确认以及把投资记为费用都会降低本期利润提升未来利润。
基于上述会计原理,作者认为消费的风险最终取决于利润的风险,而利润的风险可以通过会计信息来预测。作者推理得出了基于会计信息的资产定价模型并构建了基本面因子。与价值因子、规模因子、毛利因子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的因子相比,本文构建的基本面因子是基于定价理论和市场公开的的会计信息推导得出,具有更强可解释性和透明性。
Penman, S., Zhu, J., 2022. Anaccounting-based asset pricing model and a fundamental factor. 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