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市数字经济政策与上市公司企业创新能力匹配数据2010-2020GDP一二三产业科教支出企业财务指标研发人员占比适应吸收能力
数字经济政策和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推动经济的增长。
具体来说,通过科研可以分析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了解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研究可以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指导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同时,科研还可以揭示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分析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科研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实证分析,帮助政策制定者和企业了解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指导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营销。同时,科研也可以促进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促进数字经济的繁荣和创新的发展。
1、数据来源:上市公司数据、各地级市统计数据2、时间跨度:2010-2020
3、区域范围:创新型上市企业(考虑到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很多公司并非创新型的公司,删除了行业代码为A、D、F、H、J、K、L 以及 M 的公司); 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4、指标说明:上市公司获得专利数量,企业应对政策的能力指标以及企业的基本指标;地级市专利相关指标以及地级市相关基本数据;省级政府颁布针对数字经济的政府文件报告;地级市政府报告中对数字经济的关键字数量
主要指标:
公司成立年份 行业代码 股票代码 year 证券简称 上市年份 摘牌日期 省份 城市 行政区划代码 地区 所属地域 长江经济带 企业所有权 运营资本 补贴 企业规模 企业寿命 资产回报率 TobinQ 有形资产比率 现金流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净额 存货净额 应付账款 现金持有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财务杠杆率 企业专利数 地级市级别 地级市级别 地级市级别 地级市级别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万人) 年末总人口数(万人)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万元) 工商税收(万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万元) 科学支出(万元) 教育支出(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 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数(所) 普通中学学校数(所) 小学学校数(所)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所)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 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人) 小学专任教师数(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人)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 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人)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万人) 小学在校学生数(万人) 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人) 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 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 每万人在校中等职业学生数(人) R&D人员(人) R&D内部经费支出(万元) 专利申请数(件) 专利授权数(件) 省级政策 省级政策 省级政策 省级政策 省级政策 省级政策 地级市政府报告 地级市政府报告 地级市政府报告 地级市政府报告 地级市政府报告 研发投入占总支出 营业总收入 广告费 研发投入占营总收入 资本支出 研发人员占比 创新能力 适应能力 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1]莫冬燕,陈如意,方芳,张锦华.大数据技术、企业动态能力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J].证券市场导报,2023(03):35-45.[2]余长林,杨国歌,杜明月.产业政策与中国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J].统计研究,2021,38(01):51-64.[3]吴非,常曦,任晓怡.政府驱动型创新: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财政研究,2021,No.455(01):102-115.[4]李健,张金林,董小凡.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22,44(0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