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楼的讲得太深奥啦,人家还在看曼昆的书刚开始呢,讲这些术语等于什么都没说,人家要理解了那些术语还可能问这种问题吗?
楼主你要理解为什么是凸的,就好好琢磨一下曼昆关于黄油和大炮的分析,另外请你再思考:
1.你把凸曲线的两端用直线连起来,并假设该直线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想一想这条直线表现了什么。(hint:由于x和y的比值是恒等于直线斜率,那么说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黄油工人在生产大炮方面完全没有高手低手之分,反之亦然。想想,那可能吗?)
2.如果有的黄油工人多少懂一点大炮,而有的则完全不懂(高手低手有分别),那么如果发生产业变动,第一批改行生产大炮的黄油工人应该是谁呢?显然,是那批多少懂一点的。
3.进一步说,最后一批不得不被迫加入大炮工厂的黄油工人,则肯定是对大炮一窍不通的那部分了,而他们的加入是对大炮生产没有一丁点贡献的。这也使得(设x轴代表黄油,y轴代表大炮)该边界曲线在接近y轴时,导数几乎为零(即x无论减小多少,y值也几乎不增加)。而能够满足这个性质的曲线,肯定是凸曲线而非凹曲线。
明白了吧?其实你通过曲线两端再画一条凹曲线,并通过这三条线画一条x轴的垂线,你就会看到:在黄油(x)的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凸曲线的大炮产量更多。这正印证了合理社会分工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