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没掌握这些技巧!
现在让我们转向文章的尾部——「分析(Discussion)」部分。
在本文中,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讨论部分的撰文技巧,全方位地展现研究的贡献以及重要性。
一、「讨论Discussion」的目的
讨论的目的是:根据所调查研究问题的已知信息,解释和描述研究发现的重要性,并解释这些研究发现后对问题的新见解。
讨论部分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但又是最关键的总结部分!
二、「讨论Discussion」应该写什么?
如上所述,讨论部分的目的是:使用研究期间收集的结果,来回答介绍中提出的问题。
在讨论部分中应该包括以下信息:
1. 为什么要对这个研究项目感兴趣。
2. 研究结果能填补怎样的知识差距。
3. 不要重复介绍部分!相反,应该关注“为什么需要这项特定研究来填补你注意到的空白”,以及“为什么首先需要填补该空白”。
4. 如何增加读者的知识基础,并激励其他人进行深入研究。
5. 清楚地介绍“缺失的知识”。
6. 回答介绍中提出的每个问题,并解释该结果是如何支持这些结论。
7. 确保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结果都考虑在内,关注最值得注意的结果。
8. 如果从结果中得出相互矛盾的推论,请评估所有推论的优点。
9. 不要重复结果部分所说的话。相反,在回答假设的背景下,讨论你的发现。推荐表达方式“[第一个结果]是这个……”,而不是“[第一个结果]暗示了[结论]。”
10. 结论是否与现有文献一致。
三、如何组织「讨论Discussion」的结构?
我们在组织和撰写论文的讨论部分时,应牢记以下顺序要点:
1. 将讨论的结构想象成一个倒金字塔。从一般到具体组织讨论,将发现与文献联系起来,然后与理论联系起来,最后再结合实践。
2. 使用与介绍中描述研究问题时相同的关键术语、叙述方式和动词时态 [现在时]。
3. 简要地重述正在调查的研究问题,并回答支持你在介绍中提出的所有研究问题。
4. 描述每个主要发现所显示的模式、原则和关系,并将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首先陈述答案,然后是相关结果,最后引用他人的工作。
5. 一个好的讨论部分,包括了对任何意外发现的分析。本段应以对意外发现的描述开始,并简要解释你认为它出现的原因;如果有必要,解释一下它对整个研究的可能意义。
讨论的撰写需要在总结研究结果、为研究提供适当的背景、避免引入新信息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希望大家都能写出一篇出色的paper,并顺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