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7 1
2011-08-09
《华尔街日报》8日一篇新闻报道称美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已经对ZF救助上瘾,现在又在等着美联储、国会与ZF出手救市。
  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此刻的经济背景下ZF或联储不应再救市,或者说,最大的救市当是拿出决心理清财政赤字负担,拿出勇气来与共和党对手妥协,以期尽快出台明确的减赤方案,而不是出台新一轮的宽松强心剂。
  从提升消费者信心的角度,美联储出手救市确实有一定道理。美国经济靠消费推动,消费信心好不了经济便难以好转,但消费信心好转取决于公众自身财富的变化和对经济前景的看法。
  经济前景这一因素和消费信心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暂时假设为定量,那么变量便是个人财富,而美国个人财富的主要部分是房屋和金融资产,住房市场由于庞大的存货和乏力的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好转,那么美联储通过向市场强行注入动力以推高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信心。
  但问题是,“一定程度”能变为可持续吗?前两轮量化宽松走到现在已经证明了其不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即便货币政策不会加重财政负担,但也无助于解决美国真正的问题即公共债务。
  公共债务包括两部分:一是ZF机构间持有的由联邦ZF发行的债务(国债),如社保信托基金持有的国债;二是由公众持有的债务,也就是联邦ZF以外的包括美联储、州ZF和地方ZF持有的债务。
  记者4月时曾去布雷顿森林参加索罗斯组织的一个新经济思维论坛,在会上多位专家提及下一次金融危机可能来自公共债务。此前不太理解,现在明白一点:美国出现债务危机意味着一系列全球金融市场公共产品的动摇甚至消失,这将动摇全球市场的根基。
  尽管评级下调,但由于欧债危机正在折磨欧洲的难兄难弟,目前美国国债仍然作为避险资产拥有超低收益率。但这毕竟是短期现象,美国国债风险和借债成本最终必将走高,这势必影响投资和消费,美国经济滑坡将成定局,世界其他国家也势必受其拖累,若中国不能更快完成经济转型,那么中国经济的前景也显而易见。
  如PIMCO总裁Mohamed El-Erian此前所说:美国的货币储备、极具深度和流动性的国债市场以及供他国参照的无风险标准决定了美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国家愿意且有能力来取代美国目前的地位。美国经济是否存在长期下滑趋势尚有争议,但相信在几十年内尚无国家可以取代其地位。如果美国走到这一天,可以想象到时候的情景。
  短期的救市政策无法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反而会给政客更多时间来进行恶心的“斗争秀”。无论对标普降级做怎样的解释或批评,但它给华盛顿和持有美国国债的各类投资者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华盛顿的政客不正视目前的债务问题,且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必须的妥协,那么受损的将是全世界。妥协不会在短期内提振市场,至少11月前不会,但长期来看这才是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途径。
  一位完全不懂任何美国经济和政治的朋友问我:闹得这么大了,为什么民主党和共和党就不能妥协呢?不就是我让你多收点税,你让我少花点钱在医疗上?我也很困惑。但奥巴马说过一句话,不管真假:“美国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能够妥协。”能不能,走着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9 15:46:16
诶啊  黑了中国人民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