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的暴跌,给关注经济的人们带来极大的恐慌,追溯到源头就是标普下调美债评级。在此之前评级机构就警告过美国,可能下调美债评级,当时金融市场就有所反应(下跌),只是真下调美债评级后,道指单日跌幅也超过4%,石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也全线暴跌,全球金融市场疯狂暴跌。此时很多人危机感强烈,不少经济学家也表示——全球可能再次进入衰退。
   当然美债自身确实有问题,超高的负债额令人头痛不已,光利息也是一组天文数字,2010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为4130亿美元,GDP占比为2.8%。预计到2021年,国债利息支出将升至1.13万亿美元,GDP占比为4.7%。这一组数字确实很说明问题,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华尔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下调自己国家的长期国债评级?标普此举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我的答案是——华尔街欺骗了全世界!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QE3(即所谓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在伯南克刚当选为美联储主席的时候,我曾经看一本书叫《伯南克时代》,从那里知道伯南克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大师,伯南克的经典论文就是研究大萧条的,对通缩有着强烈的恐惧,从前两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不难看出他玩转货币手法的高明之处,当然也不难洞察出通胀和通缩间他更排斥后者。当然并不能从个人喜好上判断未来的政策,仅能做一个小小的参考而已。
   从QE1时解决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到QE2解决的美国国债,不难发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这次当然也是一样,美国不但国债有问题,地方ZF的债务问题也是大大的。之前评级机构多次提醒,迟迟没见到美国ZF出台QE3的意向,当然美国ZF也要考虑出台QE3的时机,美国民众和外国都反对出台QE3,这个道理不难理解,释放流动性稀释百姓财富,大量货币追逐商品导致物价上涨,老百姓反对是必然的,国外更要反对,因为流动性释放会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美元很多都在国外,也间接导致其他国家的通胀(我国近几年的通胀也和美元有着些许联系——外储增加导致的货币被动投放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对实体经济的压力)。
   既然QE3的坏处,这么明显,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由反对到期望呢?答案是肯定的,正是这几天华尔街一手导演的金融市场动荡!
   美国人的大部分资产走在有价证券上,最近金融市场的惨烈下跌,使得很多民众叫苦连连,当大家都心寒的时候,美联储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股市、商品市场走好,很多百姓会有雪中送炭般的温暖,怎么做才能让资本市场暴跌,从而让很多人由反对变为支持呢?下调美债评级无疑是最好的手段,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国利用舆论一再渲染,各种对美债不利的消息,直到标普的这次下手。
   美国这么做的思路就是:下调美债评级→第三轮量化宽松→美元指数下降→出口增加→就业增加→经济向好,当然从黄金的走势不难判断华尔街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不过相对于未来,还是九牛一毛,这就是华尔街的骗局,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我这里说的肯定不太严谨,但可粗略这么理解。
   当然目前为止这只是分析的结果,至于到底怎样?只有时间才能检验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