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运行面临更大困难 “四个转变”须落到实处
2011-8-9
“在全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倒数第二,钢铁行业持续处于低效益状态。而且,下半年行业运行比上半年更困难。”8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钢协第三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7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工业行业的盈利情况,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成为利润同比增长最少的行业。1月-6月份,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下降66%外,其余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9%,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7%的水平。
张长富介绍说,纳入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上半年销售利润率仅为3.14%,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563.74亿元。须指出的是,这一利润总额包括了企业投资收益和非钢产业的利润,若扣除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因素,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2.55%,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从整体上看,今年上半年,钢铁市场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中长材比重超过了板带材,出口略有增长。
1月-6月份,钢铁行业生产粗钢35054.30万吨,同比增加3066.20万吨,增长9.6%;生产生铁32457.80万吨,增加2522.30万吨,增长8.40%:生产钢材43740.90万吨(含重复材),增加4958.40万吨,增长12.80%。其中,上半年长材产量为19857.9万吨,同比增长14.97%;板带材产量为19646.8万吨,同比增长9.34%。
上半年,汽车、机械、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板材比例下降;因投资增速较高,上半年长材产品的产量及增速都超过了板带材;铁道用材产量下降,主要是重轨产量下降15.7%。
在进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2433万吨,增长3.16%,进口钢材803万吨,下降4.79%。上半年折合净出口粗钢1706万吨,增长6.85%。从价格上看,上半年我国吨材出口均价增加231.01美元,上升29.16%,这其中有价格上涨因素,但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提高;吨材进口均价增加185.65美元/吨,上升15.72%,主要是价格上涨及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减少,如不锈钢板带、镀锌板(带)、镀锡板(带),冷轧薄宽带等产品进口均有所下降。
对于下半年的运行态势,张长富直言,受钢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产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企业资金压力加大、生产高成本仍将持续等因素的制约,下半年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日子会更不好过。
张长富指出,应对经营环境困难的局面,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把会员大会提出的“四个转变”真正落到实处,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行业应深入开展学习宝钢活动。“在上半年563.74亿元的利润中,宝钢实现利润111.33亿元,占重点统计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的近20%。从中可以看出,其他钢铁生产企业与宝钢的差距。”张长富说:“宝钢发展之路代表了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学习宝钢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实现‘四个转变’的切入点。”
在信息发布会上,张长富透露了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具体时间表:8月份在钢铁行业内部试运行,10月份开始正式向社会公布。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由“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两个分项指数加权计算组成。其中,国内铁矿石价格指数对14个省区市、32个矿山区域的产量、质量及所占比重都做了分析、调查,并以干基铁精矿价格为基础,计算得出;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以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会员企业所申报合同中的价格、品位、产地、采购量等数据为依据,并参考青岛、日照等8个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石市场成交价格作为基本数据,计算得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形成以真实的成交价格和合同数据为基础,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铁矿石市场实际。
张长富表示,一直以来,钢协发布的钢铁行业信息是最多的,现在一共有19大类信息,被社会所广泛关注、使用。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贸易市场;对于铁矿石这样一种钢铁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原料,其价格变化事关钢铁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效益。“钢协有责任向社会提供准确、科学、公正的铁矿石价格信息。”
据介绍,在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形成过程中,其方案的制订、信息的采集、计算的依据,都经过了钢铁生产企业、矿山企业和科研机构有关专家的反复讨论、修改完善,力求客观地反映铁矿石生产现状和价格水平。
作者:曾巧巧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1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