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被经济砖家忽视的几个方面看中国楼市人口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这个我看过一个和我观点基本吻合的文章,部分内容直接拿来)。
决定房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口经济聚集结构。有人说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所以房价高。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13亿中国人都居住在农村,或者说哪怕是有26亿中国人但都居住在农村,无论如何房价也高不起来。相反,哪怕中国只有一亿人,若80%以上都聚集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那中国房价一定很高。俄罗斯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很多,且人口数量从1992年就一直在减少,那莫斯科为什么房价也高呢?一个最基本原因就是俄罗斯人口尤其是富人一直在向莫斯科等大城市聚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农业出口大国荷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那荷兰为什么不疯狂的高房价呢?原因就在于荷兰等欧美国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很好,人口没有过于向少数大城市拥挤。在一个区域内,如果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对较少而用于工商业的地产很多,那必然有许多工作人口去竞争少量住房导致此处房价较高且居住空间狭小,如日本东京。相反,如果在一个区域内,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对过剩,那房价就不会一直很高。人口经济的聚集结构是决定房价高低的基础性因素。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物种都有趋向于食物丰富水源好的地方繁衍,别忘记人类也是动物中的一个品种而已。由于中国长期的对大城市加大投入,而对小地方的忽视,大城市和小地方经济严重不平衡。小地方就业机会少,物资缺乏,通货司基础配套生活环境差,造成了13亿人口,群力往更有优势的城市移居,造成大的越大,小的越小。大城市出现了城市病,小地方经济凋敝的现象。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限购想当于重新划分种群居住地,但是要挽留住就需要持续的投入,持续的把资金往中西部赶(一般官员不会想这样多,这次限购属于头痛医头的做法)。还好目前已经有了发展中心小城镇的知道思想了,希望这个东西能够执行下去,不管是对大城市生态,还是小地方生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