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3-6-26 16:23:25
qf20089 发表于 2023-6-26 11:58
现在不少ZF单位的工资虽然没有减,但是原来的福利的确明显减少、甚至没了。
不要让善良蒙蔽了你的心智。

你知道的,都是故意让你知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7:19:39
restalker 发表于 2023-6-26 16:23
不要让善良蒙蔽了你的心智。

你知道的,都是故意让你知道的。
事实就是如此,财政确实没钱了。
卖地卖不出,税收也收不上来,各种借钱融资的方法也用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9:28:23
楼主的标题是工资,而我恰好曾经在国企做过工资管理员,

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印钱人,永远不会亏待自己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9:51:39
如果让印钱人吃了小亏,老百姓至少要吃大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22:59:20
qf20089 发表于 2023-6-26 09:51
猪肉价,原来是0.70元一市斤,现在普遍价格是10元左右;曾经有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价格 ...
不过,工资的增加,会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带来通胀的压力。
================
本帖中前面也有人指出购买了下降,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概念。何为购买力?我们应该先知道它指什么。下面是我随手在网上抄袭的: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由于购买力是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因此,一切不通过货币结算的实物收支和不是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如归还借款、交纳税金、党费、工会会费等,均不属于社会商品购买力范围。


那么,有些商品价格降低了,它对应的购买了是不是在增加?
比如电器、通讯(手机通讯费)等商品的价格在大幅度降低。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25寸的显像管标清电视机4000元,还要开后门。约10年后30寸液晶高清电视机才2500元。现在70寸液晶电视机,索尼的才10000元,国产的才60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23:04:33
restalker 发表于 2023-6-26 19:28
楼主的标题是工资,而我恰好曾经在国企做过工资管理员,

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印钱人,永远不会亏待自己 ...
也许说发线的永远不会亏待自己才对,公企私企都是这德行。

所以我在新书中有本性能级排名,自私性排名第一,其能级最大,为100级。利他性能级很弱,估计5级都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7 11:26:2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6 22:59
不过,工资的增加,会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带来通胀的压力。
================
本帖中前面也有人指 ...
前面也有人指出购买了下降,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概念。
------
哈哈哈哈,你不喜欢说明你蠢啊。

货币贬值你都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7 11:30:25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6 22:59
不过,工资的增加,会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带来通胀的压力。
================
本帖中前面也有人指 ...
找不到价值的标准,就无法判断货币的价值变化,也无法判断商品的价值变化。
曹国奇就处在这种尴尬之中,他说工资不断上涨,其实是货币工资不断上涨而已,但工资的普遍上涨不过是货币的贬值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7 18:33:07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6 22:59
不过,工资的增加,会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带来通胀的压力。
================
本帖中前面也有人指 ...
曹老师在上一贴中,举出【米】的价格、愚在跟帖中举出【猪肉】的价格,都是【无意中】将购买力限定在【食物】上,这是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的体现。记得早些年看到一些经济学家谈到购买力时的举例,用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光洋】的例子,说那时的一块光洋可以买一担(100市斤)谷子(这里应该是指水稻),以此说明货币购买力与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他们不以工业产品来举例呢?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会随着成本下降而使价格不断降低,说明不了购买力(实则是货币量)的变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以工业产品的价格说明货币购买力上升【实则是货币发行量减少】那就是笑话了)。
但是由于食物有价格稳定性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食物价格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特别是主食米、面、肉、蛋)的价格变化,可以随时看到货币量的变化,即: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7 22:15:16
qf20089 发表于 2023-6-27 18:33
曹老师在上一贴中,举出【米】的价格、愚在跟帖中举出【猪肉】的价格,都是【无意中】将购买力限定在【食 ...
食物有价格稳定性的特征
===================
这太牵强附会了。按此逻辑工资是不是也具有稳定性特征?

我的价格第一规律明明将食物类价格不断和科技类商品价格不断降低同时描述了,还何必“食物有价格稳定性的特征”?这岂不是抱残守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8 09:41:0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7 22:15
食物有价格稳定性的特征
===================
这太牵强附会了。按此逻辑工资是不是也具有稳定性特征?
...
【我的价格第一规律明明将食物类价格不断和科技类商品价格不断降低同时描述了。。。】
曹老师,您是这样描述的吗?
明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的趋势是:食品类产品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工业类产品在不断下降,这是任何经济学家都不可否认的事实。
食品类价格为什么会相对稳定?工业类产品价格为什么会一落千丈?相信曹老师只要仔细考证一下近代史经济发展数据就,不难得出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8 11:19:48
qf20089 发表于 2023-6-28 09:41
【我的价格第一规律明明将食物类价格不断和科技类商品价格不断降低同时描述了。。。】
曹老师,您是这样 ...
       我的结论本来就是数学推导的,然后再找实际印证。实际价格大体上就是我说的那个样,这已经不错了,必经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

价格第一规律(价格数量规律):一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后其价格要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要因此而上涨,且降低总量与上涨总量相等。工资因此而增长。
      这个规律决定四种价格现象:
      一,凡是长期发展较慢(以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主的文化知识更新速度为依据)的商品,其价格不断上涨。
      二,以同样方式生产的商品,其价格在经济落后地区低,在经济发达地区高。
      三,同样劳动所挣的工资,在经济发达地区高,在经济落后地区低。
      四,工资随经济不断发展而提高,随经济倒退而降低。


价格第二规律(价格质量规律):在劳动对象不变的前提下,随商品品质(质量、功能、式样、精神、花色等)不断增加,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工资因此而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8 12:47:36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8 11:19
我的结论本来就是数学推导的,然后再找实际印证。实际价格大体上就是我说的那个样,这已经不错了, ...
真可笑,你的数学推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8 15:26:02
clm0600 发表于 2023-6-28 12:47
真可笑,你的数学推导呢?
我的两本书是白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8 16:58:50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8 15:26
我的两本书是白出了?
你的意思是,要看你那注定错误的数学推导,大家还得花钱买你的垃圾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9 00:28:57
clm0600 发表于 2023-6-28 16:58
你的意思是,要看你那注定错误的数学推导,大家还得花钱买你的垃圾书?
如果你有钱烧不过,不妨买本看看,再来抬杠。估计你数学功底没那么雄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9 10:18:31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6-29 00:28
如果你有钱烧不过,不妨买本看看,再来抬杠。估计你数学功底没那么雄厚。
哈哈哈,你为了卖书还真是豁出去这张脸了呀。
花钱买你的书?哈哈哈,那得是多蠢的人才能办这事儿啊。
你白让我看我还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