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那我问你,为什么我认为你的观点是笑话呢? 为什么我认为你是门外汗.
经济虽然和物理,数学,不特别一样,他没有一个统一答案.我刚接触经济的时候,我爸爸是先把一堆高等数学的书要我先看懂,把这所有的数学原理先理解好,之后就是基本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史. 之后我再开始学习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分析,以及金融的
但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统计基础,并且加入一些变量进行修正的. 这些变量也可以说是每一个国家的特殊国情.这并不是和事实不搭界.
就像我和你讨论的内容,中国经济告诉发展的来源,主要成因是高储蓄率. 而储蓄和投资的关系,我想假如有经济学基础的人,应该都会理解到,并且我在里面所提到的低利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作用.
另外一个,我使用的公式不搭界,术语不搭界. 这些术语,我使用的是什么术语啊,你到底懂吗?Solow growth model 这个是你所提出的,是你自己根本就不懂这个模型是怎么运作的,我进行分析,并且也已经通过这个模型解释了你提出关于日本,东南亚的问题. Solow growth model 和我们所讨论的不搭界吗? 那就问问所有有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网友,到底是我乱说,还是你自己根本不懂,就像depreciation rate,难道就和经济发展没关系吗? 各位网友评价.
而且事实上,随便拿来乱用的是你不是我.
哈罗德—多马模型,还是索洛模型,还是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这些你提出的模型你自己理解了吗??
为什么我倾向于专门的公式和术语解释,特别关系到使用经济模型的时候,因为我担心我使用的词语不准确,特别关系到模型解释的使用,由于我读的经济书,到写报告都习惯了英文使用,因此当楼主突然说出几个模型的中文名字我都要去查字典才知道指的是拿个模型. 而且我在使用模型的时候,已经很清楚的解释了这些模型的变量和运作. 就只差我没有办法在论坛上画3图.
另外一个, 基本判断力,和经过知识分析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希望楼主自己了解清楚.
就像一跟直径10MM的玻璃FIBER 吊上50公斤的LOADING时候,一个基本判断的人,会怎么判断是FIBER 会不会断. 而专门学过材料学,有相关知识的人,有怎么判断呢? 前者就会根据自己的感觉,不通过数学和相关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单纯依靠自己的感性判断. 但是后者呢,就会先了解清楚这FIBER 的特性,在根本自己专业知识例如利用公式去分析会不会断.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学会用一种专业化的思维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