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3428 20
2023-06-26

或许考博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今年申博,给导师们发邮件时,回复中总是充满着"欢迎报考"的热情,让我充满希望地想着:"投这么多,总能有一个机会吧。"

第一个通知我考试时间的学校是我觉得导师回复最热情、上岸概率最大的学校。

学校采用笔试、群体面试和导师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我顺利通过了笔试。

群体面试时,看到抽到的两道题,我完全懵了。那些题目只是在教科书上看到过的名词,我从未关注过,与我的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我只能硬着头皮作答,最后坦诚地向导师们说明我对这些问题并不了解。

我看到导师们的眼神,或惊讶,或不屑。

导师们问我,这本书你读过吗?我只能实话实说没有。

导师们又问我,那有个著名的论断,你能谈谈吗?我根本不知道那个论断是什么。

我真的很难过。我不是一个不读理论的人,也不是不读作品的人,但我真的完全没有关注过那个领域。

不出所料,结果显示,导师面试给了我较低的分数。基本上,导师的态度已经明确,今年肯定不会录取我。

这是我最有希望上岸的学校,但我已经彻底错过了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本就希望不大的学校,更是直截了当地给出了拒信...


失败了,我的人生是不是“完蛋”了

其实,第一次考博,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指点,失败很正常。

当身边的同学忙着奔走于各种就业宣讲会时,我仍然坚守在电脑和书本前。这一年里,查阅了多少资料,找过多少项目,又流过多少汗水,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考博与考研不同,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实力,还需要博导的赏识以及掌握招生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缺一不可。

如果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为个人能力不足,这其实是忽视了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客观条件。

在考博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往往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与机遇、环境和运气有关。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评判和选择,也无法控制招生指标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强弱。

并且,人生并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就彻底“完蛋”。人生还长着呢,机会还多着呢,没必要太在意一时的成败与得失。


考博失败了,丢人吗?

不丢人。

做一件事,有成功的,自然就也有失败的,有什么好丢人的呢?

失败并不可耻,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并以积极的态度继续前进。


每一次失败都是我们成长与进步的契机,已经失败了,那就接受现实,研究失败,否则就是对自己以往努力的否定和轻视。

无论失败后是决定二战还是决定求职,最终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就算不能在学术这条路磨砺自己,也不一定意味着你不能够在别的领域有所建树。


那我真的很想读博,该怎么办?

仔细复盘,分析失败原因:

回顾自己的准备过程,包括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复习计划等。问自己是否合理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是否采用了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适当的复习资料和参考书籍。检查准备过程中是否有任何不足或错误的地方。

分析这次博导的招生状况,今年是博导提前有了候选人还是临时变卦?今年联系博导时间是否过晚?学院的招生指标是不是有所调整而我却没有及时察觉?竞争对手是不是比我优秀很多,我通过一年努力后又能提高多少?

分析自己在笔试中的表现和策略。是否能够合理分配时间,解答每个题目?是否能够理解并准确回答题目的要求?评估自己的解题能力和策略是否需要改进。

回顾自己在备考期间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压力可能会对学习和考试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我这次是否有效管理压力和焦虑?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是否是被没有参加考博的同学所影响?

评估自己的知识理解和储备程度。根据复试成绩复盘自己在专业知识上是否有所欠缺,对于每个考试科目,是否掌握了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是否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识别自己在哪些科目或领域上存在薄弱点。

在分析失败原因时,要保持客观和全面的态度。不要过分自责或沮丧,而是把失败看作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和策略,注重在薄弱环节上的提升,并确保在下一次考博能够做出改进。

根据失败原因,调整备考计划:

可以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将复习内容分解为小块,并为每个主题或科目分配适当的时间。

大的时间规划上,应该上半年集中精力提高个人科研背景。尽快完成未写好的小论文并投稿,整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未完成的论文或者可以参加的短期科研项目,处理未修改的稿件并回复期刊编辑,加快竞赛和专利申请进度。下半年进入正式复习备考阶段,补充完善中英文面试模板,准备研究计划书等文书资料,巩固往年考博真题,关注近年的重点动向。在正式复试前的一个月,重点强化之前分析出现问题的领域。是学术概念掌握不扎实?还是对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内容不熟悉?是英语口语表达不流利?还是对未来的规划不清晰?同时,需要全程积累专业理论知识,每天阅读文献,做笔记,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在选择目标院校和导师时需要更加慎重:

可以早日套磁意向导师,别被“忽悠”。不要选择回复含糊的导师。你询问他招生名额时他只回复“欢迎报考”、日常联系中他对你漠不关心、你提出见面请求时他没有明确答复等,那就应该考虑换一个导师。

稳一稳,别太“冲动”。那些勉强达到考核标准的学校要慎重选择,可以作为备选,但不宜孤注一掷。

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随时关注最新动向:

注意考试时间是否提前或推后、考试形式是否调整(线上或线下)、是否有新增或减少的博士导师名额等。至少每月与导师联系一次,汇报复习进度、问候导师工作情况,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甚至可以就最近阅读的书籍和对专业问题上的思考对导师提出疑问。保持与导师的联系,这对于导师选择你非常有利。同时,这也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导师对你的态度是否有所动摇,并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寻求支持和指导,进行模拟考试:

寻找导师、教授或其他经验丰富的人提供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关学术知识、准备策略和应对压力的建议。利用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帮助您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评阅你的硕士论文和博士科研计划书,让他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包括科研计划书的行文结构、排版等细节。还可以请导师扮演“博士面试官”的角色,问他如果是考官,会如何出题,如何考察你。

可以选择我们—— 经管之家考博服务 从评估择校,到套磁,背景提升,文书修改,再到面试辅导,申博全流程跟进。根据你个人情况1v1专业定制申博路线,一路陪伴,让你考博无忧。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虽然考博准备可能艰难,但坚持努力并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记住,失败并不代表终结,而是提供了一个重新评估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扎实的准备和持续的努力,你将为第二年的考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成功铺平道路。祝你好运!

来源:网络整理汇总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考博不是一拍脑袋就下定决心的,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的。如果你需要专业的团队指导你考博,欢迎咨询学姐金老师,一次性帮你解决博士申请过程中的所有疑难杂症!

学姐金老师

WeChat:183111905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6-26 11:14:59
其实,第一次考博,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指点,失败很正常。

当身边的同学忙着奔走于各种就业宣讲会时,我仍然坚守在电脑和书本前。这一年里,查阅了多少资料,找过多少项目,又流过多少汗水,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考博与考研不同,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实力,还需要博导的赏识以及掌握招生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缺一不可。

如果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为个人能力不足,这其实是忽视了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客观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1:15:16
在考博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往往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与机遇、环境和运气有关。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评判和选择,也无法控制招生指标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强弱。

并且,人生并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就彻底“完蛋”。人生还长着呢,机会还多着呢,没必要太在意一时的成败与得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1:16:43
欢迎添加
学姐金老师
WeChat:18311190514
了解24申博最新资讯 金路二维码.jpe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4:39: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6-26 14:43:39
jinlu310 发表于 2023-6-26 11:14
或许考博真的需要一点运气。今年申博,给导师们发邮件时,回复中总是充满着"欢迎报考"的热情,让我充满希望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