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方言是形成人群认同的重要载体,有鉴于此,《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顶刊上对方言多样性与市场分割、资源错配等经济现象的关系给予了诸多关注。同时,方言多样性也时常被作为城市群一体化等经济现象的工具变量。为此,整理了由中山大学徐现祥老师团队测算了城市级别方言多样性指数+区县级别方言历史分布,供大家使用。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由徐现祥等(2015),刘毓芸等(2015)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进行测算
时间跨度:无,均为横截面数据
区域范围:
城市级别方言多样性指数涵盖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区县级别方言历史分布数据涵盖2615个县级行政区
指标说明:
参考资料:
[1]徐现祥,刘毓芸,肖泽凯.方言与经济增长].经济学报,2015,2(02):1-32
[2]刘毓芸,徐现祥,肖泽凯.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U].经济研究2015.50(10):134-146+162
[3]刘毓芸,或天仕,徐现祥.汉语方言、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U].经济学(季刊),2017,16(04):1583-1600.
[4]丁从明,吉振霖,雷雨等.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I].经济研究,2018.53(11):148-164.
[5]高超,黄玖立,李坤望.万言、移民史与区域间贸易U].管理世界,2019,35(02):4357
[6]张杰,王文凯.方言多样化和企业创新一一中国的事实及机制D.金融研究,2022,No.501(03):135-151.
[7]倪克金,刘修岩,张蕊等.城市群一体化与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一一基于多维分解视角的考察U].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4):136-159
包含内容: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