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神通的幻想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神话和传说当中,而很多的幻想如今已经变成现实,但更多的想象还停留在想象中,并且科学也会刺激更多的幻想---科幻。作者对通感的想象大概属于梦幻与科幻之间吧。
人有六感---眼耳鼻舌身意,物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人类认知世界感知自己无非就是依靠这六感。作者在昨天下午的博文中提到了发展基于六感的多元符号系统,以便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动植物和外星文明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基于这点而展开想象。
第一,不同视觉的通感。凡依靠光线来感知世界的是视觉,不同动物对光的敏感性不一样因而视觉中的世界也不一样,正如黑白照和彩照之区别。不同视觉的通感就是让视觉不同的人或动物能有效的沟通。
第二,不同听觉的通感。大音稀声是指人的听觉的阈值有限,扩大听觉阈值进而使人类能更好的感知世界是发展听觉通感的任务。
第三,不同人、不同动物的嗅觉、味觉以及触觉肯定也不一样。
综上3点所述,人类神经系统是否可以进化出一种这样的功能:当我想象自己为恐龙,于是我就按恐龙的六感来感知世界并以恐龙的认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与恐龙直接交流。人类是否可以开发出这种技术,让人在人的现有正常感知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出各种特异功能,例如麻雀人就是能与麻雀通感的人、老鼠人就是人和老鼠直接对话的翻译等等。
第四,基于视觉和听觉之转换而感知世界的通感。如果能让盲人通过听觉感知光亮下的色彩世界并接受其视觉语汇,那就实现了这种通感。盲人走在路上,所有的三维世界都在发出声音,而声音成图像在盲人脑子显现,而其声音只为盲人能听见;但视力好的人如果闭上眼睛且想听也能听到出看到的世界。
第五,基于触觉与视听觉之转换的通感。敲敲打打人的某部位或结合温度的调整就能让人感知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例如,坐在地上用心感受就能获知风带来的三维世界信息、地震波带来的底层世界并能从一个蚂蚁在堤坝开掘小小蚂蚁窝中预知其后果的未来图像;人晒晒太阳就能感受到太阳黑子的活动频率。
第六,基于味觉和嗅觉的通感。用鼻子尝口味、用舌头闻香味就是二者的转换通感。如果一个人天生没有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也不灵敏,但是,他或她或他们之间能依靠味觉、嗅觉就能建构一个完整的人的感知系统,并能实现与正常人的有效沟通,甚至还能发展出同样先进甚至更先进的文明---即味觉嗅觉文明。
综上6点所述,人类的文明可以发展出基于六感的符号系统,从而发展出无穷的文明类型,例如:基于视觉的文字文明与基于听觉的声音文明以及二者的结合,基于嗅觉的香型文明及其特殊的知识积累机制(也许,一个香水瓶柜子就是一本书的内容),基于嗅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文明(那里,人们的日常媒体形式是发出声音和香味的声香机器),等等。人类目前的文明似乎更属于视听文明,因为其他的感官还没有发展出独特的普遍性的并能自行演进的符号系统,即使已经产生基于其他感官的符号系统(如盲文)也仅仅为特殊人群所使用--- 不具普遍性。
最后,作者认为:发展通感文明 的技术路线有两条:第一,基于人的心灵修炼(形而上),所谓道家、佛教等先辈曾经做的探索;第二,基于物理的技术开发(形而下),如望远镜和夜视镜等实际就是视觉通感的新技术。也许,前面的第一条路已经荒废 ,但是,各国ZF应该鼓励探索,不要以迷信的口号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