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大陆医生的年薪该值多少?
· 2011-08-15
· 旺报
· 【(吴帅/广东肇庆.医生)】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1081500417.html
《羊城晚报》报导,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谈小区医生说:「在广州,全科医生要是做了6、7年,年薪仍过不了10万元(人民币,下同),就留不住人。」
此说表面的争议在于,全科医生值不值年薪10万?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更在于,医生究竟应该值多少?现在中国医生的收入与劳动价值严重不匹配。
发达国家医生的收入是中国同行的40倍左右。即使是与印度、巴西、巴基斯坦等不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是远远落后的。
不少人提出,医生的年薪应为公务员年收入的2倍到4倍,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到6倍,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的价值及医生的价值。但毫无疑问,我们离这一种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
医生本来应该是值钱的,但现在,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中国医生不值钱了?为什么市场规律突然就失灵了?原因在于,垄断过度在背后作怪。一方面是,公立医院一枝独秀,民营医院及门诊则发展困难,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局面。公立医院目前占了大陆所有医院数目的70%,其病床数目更是高占全国医院病床总数的近90%。另一方面,作为最重要的医疗资源──医生被牢牢锁在公立大医院,留恋于体制内,根本流动不起来。
这种很隐蔽的行政垄断造就了「大医院病」。尽管医疗机构很多,但技术好的医生基本都被垄断在公立大医院,公众就医看病的选择面是狭窄单一的。为了维持这种垄断的现状,很多地方ZF对医生办医进行严格的限制及遏止。即使符合开诊所的条件,医生们想要申办营业执业许可证,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卫生部门会以种种荒唐的理由拒绝申请,比如私人门诊太多了,其实都不外是为了维持垄断局面。在过度垄断的环境中,医生值多少?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由ZF决定。
为了降低办医成本,ZF施行低工资办医策略,人为压低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这才是医生们收入低的源头所在。
公立医院往往被卫生部门默认为是自己的下属机构,他们当然会鼓励及提供一切有利于公立医院发展的因素和环境。在发达国家,是市场让医生获得了高收入,而不是因为ZF。
既然低工资是ZF带来的,低工资政策也是ZF造就的。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实行管办分离,ZF变身为公正的裁判,而不是作为运动员参与比赛。以此来破除行政垄断,激活市场要素,彻底放开医疗市场,降低医生行医的门坎和减少医生办医的限制。在这些方面多发力,才能有望扭转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