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从文章本身角度上来看,至少秦斌的文章更理性,更有逻辑性一些,不是一味漫骂.
个人感受上,其实97年前后,大陆人对香港的感情,是达到了一个最高点,确实有欢迎兄弟回归的情感,而当时香港的大部分普通市民对回归是比较茫然的,没有觉得太好,也没有觉得太差,而这些普通市民生活在底层,大多数有亲戚在深圳,来往是非常密切的,很多人甚至因为两地消费的差异,在深圳买了房子,实际上更象深圳人,而所谓的精英是非常抵制回归的,当然他们纷纷选择了移民,在那个群体甚至有了一种末世的态度.
97回归后,因为曾经和深圳公务员系统的人在一起做过一些活动,比如深港交流的比赛啊等等,接触过一些香港人,说实话,刚开始,大陆这边还真是很主动的,一是新奇,二是也比较向往香港的管理,所以请过很多香港有头脸的人来指导\交流,感觉上这些人,还是非常高傲的,看不起内地人,觉得土等等,言谈上非常刻薄,当然也有很少数,非常聪明的,表现得热情\低调\诚恳,当然这种人有一些是先知先觉的,看到了内地的发展潜力,后来也有在大陆做生意做得非常好的.因为大陆做生意主要靠人脉嘛.
而那时候,反而是香港的普通市民对大陆人非常热情,因为开放口岸后,大陆人过去的购买力直接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比如在当地问路啊,非常客气热情,有时还带你走一段,换零钱啊等,还亲口听一个带路的人和我说,欢迎你们多来香港买东西啊.
两地人的关系,这几年急转而下,我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是,一部分自我感觉特别好的所谓精英,有些还是移民出去了几年,看到香港经济还不错又跑回来的,还是没有放下架子,你要让他们承认香港和大陆是个互利互惠的关系,还是真难;二是大陆这几年经济发展太快了,以前诚恳地请香港人来指导的大陆人,也看不上香港了,尤其是受过气的.现在深圳这边各个公务员系统主导发起的什么深港的交流活动非常少了,有些人觉得,我们自己都搞得挺好的了,以前我掏钱请你来,吃我的,用我的,你还那么拽,我干吗再弄啊;三是自由行开放后,内地人去消费,给香港人,包括普通市民的冲击太大,以前还要我接济的穷亲戚,现在在这里大包小包的比我买得还多,心理不平衡,另外确实香港的接待能力一下容纳不了,你看看香港周末海洋公园\的士尼的人头和到处的普通话口音.接纳不了,香港的服务水准确实下降了.现在我再去香港,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普通市民贴心的关怀了,现在有时连排个队,有的香港年轻人就要插队,因为他觉得你是大陆人,你要和他争论,他就说你素质低.
所以我也不赞同楼上有些人说的,什么把他的淡水恰掉等等话.
我觉得大陆和香港还是互利的关系,但是要让大家都站在一个客观的地位想清楚这个事情.现在,尤其是年轻人容易走到一个怪圈,自己说的话要想清楚,而一些所谓的精英就是在影响年轻一代人的思维,而在香港,从事服务业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比如去买金,去吃饭,大陆人过去,一些细节的感觉确实不太好,网上也是对大陆人一片骂声.
相比较,我觉得至少香港的管理层还是比较理性的,比如前段时间香港人**,要求ZF不准大陆人在香港购房等,香港ZF处理得还是挺好的.我有时觉得很好笑,那些**的人有没有想过,绝大多数普通香港人,即使在房价没涨前,也根本买不起现在大陆投资客去炒的房子,那些都是豪宅,而和自身相关的普通住房没有太多的影响,而这些大陆人过去投资,支撑了多少就业机会.
大多数人都是只听一些所谓社会精英的话,不是不听,但是要自己去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