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8-23 11:10:21
学习了~希望能看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1:14:15
路过打酱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2:31:14
可以放在一起,这样不耐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2:32:22
香江狼 发表于 2011-8-23 07:09
哈哈,其实你没有看懂我说的,这里但就外汇的性质及应该是怎么回事做说明与探索,还其本来面目而已。{: ...
我的话总结起来意思是说虽然A是A,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坚持A是A就未必理性!社会中没有绝对完美的对与错,只有象牙塔里面的考试中才会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至于外汇的性质,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外汇就是企业创造,国家强制征收,如此而已。合理不合理,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属于强取豪夺,还是属于征的一种隐性税。当然,不能否认外管局个别官员的的话也带有极强的片面性。
另外,lz考虑7月份国内净出口为2000多亿时未考虑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万亿*8%=3.2万亿这一项,更未考虑原本流动性不强的资产的证券化本身对流动性的吸收作用,试问又如何得到通胀无尽头这一结论呢呢?钱是多了,但是物并没有少!
lz说企图蒙蔽大众眼镜是不明智的。那么我想说,我很同意lz的观点。但另一方面,我觉得lz虽然理论上知道这个道理,而现实中却不知不觉的反其道而行之。仍以上面为例,读完全文当了解lz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那么,为何没有得到国内钱多的情况下物也多了,而只的出“物少钱多,通胀无尽头”的结论呢。是未考虑周全,还是有意为之呢?
若为前者,lz当意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单单一个钱多物少还是钱多物多就已经让一个有经济学功底的人未考虑周全,更何况国际上的汇率政策等更复杂的问题呢!那些外管局的家伙又不是神!若为后者,那就只能回到我开头的那句话了:虽然A是A,但是,完全表达A是A未必理性。此处lz略去gdp增长不谈得出国内钱多物少当是理性之举。但是否也某种程度上蒙蔽了大众的眼睛呢。  个人观点,还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2:35:39
认真研读一下。写的通俗易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2:36:08
很牛逼,楼主有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2:52:25
学习了 很好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3:15:57
楼主辛苦了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3:41:10
lz很多论述比较到位,看出来花了很大的功夫进行思考。但是lz只是站在中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了一个方面,外管局站的层面更高。讨论外汇的时候,应该以国际视角来进行思考。国际有三大储值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再看看,非储值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构成,都是由它们构成。就连欧元区和日本,都保持着大量美元外汇储备。如果只是中国一国这么做,可以说中国外汇局傻,但是全世界都这么做,却应思考其中原由,不能轻易否定。这是我的间接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5:12:11
freesky521 发表于 2011-8-23 04:18
作者辛苦的‘自己写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可能就是一个:那就是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太多,而ZF缺少对外汇这一庞 ...
“这是,一般人都存在的一种误区。也就是:误把外汇储备当做财政收入来看待,那么外汇能不不能当做财政收入一样来使用呢?答案是不能的。。”

作者原本就是说应该让汇率市场化,如果汇率市场化了,那么这位1000万美元应该就不会引发通胀,因为会有需要外汇的进口企业来买这些外汇~我觉得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5:29:07
拜读了,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5:34:22
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01:48
很好的文章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05:47
好,通俗易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23:04
楼主很好的东西,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31:18
哈哈,长点见识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33:10
额  那这样说 进口企业的美元是哪来的啊 毕竟中国还是有很多进口企业的呀 国内市场上不是没有进口货啊
??求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44:42
ocean1231211 发表于 2011-8-23 12:32
我的话总结起来意思是说虽然A是A,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坚持A是A就未必理性!社会中没有绝对完美的对与错, ...
关键是A如何不是A,这个特定环境是什么特定环境:是我们对国际规则了解不够还是我们管理外汇的人水平不够还是懒政,甚至是“私心”(参见北美大奶村)引起的。另我们的进出口的本质你了解的不够,我们GDP的水分究竟有多重谁也不知道?也许拧干了水分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经济。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7:48:37
slx68 发表于 2011-8-23 13:41
lz很多论述比较到位,看出来花了很大的功夫进行思考。但是lz只是站在中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了一个方面,外 ...
我在美债问题面面谈里对这个问题有论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9:08:19
非常好的文章,收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19:55:37
看懂了,但是有什么用呢?那些比我们更明白的ZF工作人员、学者、学家,他们都干嘛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0:06:09
强帖~得留言膜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1:10:41
正好需要学习些外汇知识,也许理论和实际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1:27:32
哎,这文章在“价值中国”看到过了,作者是否应该说明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1:36:38
zyr111 发表于 2011-8-23 21:27
哎,这文章在“价值中国”看到过了,作者是否应该说明下啊。
去价值中国找了半天没有看见你说的文章,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价值中国,你找来看看,看看谁抄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2:30:28
难得通俗易懂的好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3:05:19
意犹未尽 lz可也是Milton的信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3:44:25
香江狼 发表于 2011-8-23 17:44
关键是A如何不是A,这个特定环境是什么特定环境:是我们对国际规则了解不够还是我们管理外汇的人水 ...
我认为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起,A就不完全是A了。因为现实中不满足那里面的太多假设,远比那些个简化的模型复杂的多。
知道和做到永远是两码事。所以问题远不是对国际规则了解的够不够及管理外汇水平高不高那么简单。
另外,我觉得把gdp含水分这一因素引进来除了使得问题更复杂化,对于我的那个“lz如何得到物少钱多“的问题貌似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因为在分析国内膨胀时这应该不是一个公认的假设或者常识),反而更像是一种回避。退一步讲,引用lz一下所说的含多少水分谁也不知道,那么在此基础上lz又是如何得出“钱多物少”呢?这里难道不是假设国内除去水分后的gdp增量小于每年净出口吗?试问这里面假设的合理性又在哪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3 23:48:31
我是来MARK的,反正我是把以前不明白的搞明白了,想了很久没想明白的问题搞明白了。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4 00:07:06
谢谢楼主,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