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910 10
2011-08-18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剩余只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的差额。
在这里是怎样定义最小支付这一概念,为什么这样定义
在这里小弟向各位大师们请教,麻烦给出解释,谢谢各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18 11:56:26
注意教材上那个SMC和P=AR=MR的曲线图: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这最后一个商品以前的商品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最后一个商品,此差额部分就是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概念上看还等于总收益减去可变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8 12:05:31
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8 12:29:44
WangLuoxuan 发表于 2011-8-18 11:56 主义教材上那个SMC和P=AR的曲线图:生产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成本定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这最后一个商品以 ...
木有理解,最后一个商品价格,应该只的是在此产量下的SMc,这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但是我问的是如何理解“愿意支付的最小成本”这一概念。怎样定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8 12:39:59
gygy007 发表于 2011-8-18 12:29
木有理解,最后一个商品价格,应该只的是在此产量下的SMc,这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但是我问的是如何理解“愿 ...
任何一个具体的Q,都伴随生产这第Q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动态的看任何一个Q的MC是不同的,他们连线才是MC函数曲线。不是说生产总量Q的每一个产品都有相同的MC。换言之,任何第Q个产品的实际成本是不同的。

区分边际值和平均值。

如果当前的均衡产量是Q*,只代表第Q*个产品的MC*=P*。之前任一个Qi产量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就是以Qi为均衡产量时的均衡价格Pi=MCi,而他是小于一股脑出售Q*个产品时的价格P*。所以产生了生产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8 12:57:36
WangLuoxuan 发表于 2011-8-18 12:39 任何一个具体的Q,都伴随生产这第Q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动态的看任何一个Q的MC是不同的,他们连线才是MC函 ...
哦,终于明白了,谢谢你这么细致的讲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