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读后感优秀
篇 1: 苏菲世界读后感
对于哲学是什么, 可能并没有一个让人完全信服的定义, 但书中一个比方很有意思。 一个
奇妙的魔术师能从帽子中变出小白兔, 这只小白兔就是世界, 而我们就处在兔子皮毛的表面,
努力爬到毛发的顶端以期看清整个世界, 这也许就是哲学。
始终以来提到哲学, 似乎就是白胡子老爷爷, 神经质似的叨念着, 我是谁、 我从哪儿来、
我要到哪儿去……以前的我也持有类似的印象, 敬重哲学的同时, 总感觉哲学如雾里看花般
朦胧飘远, 又如玫瑰般只可远观不行近玩。 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苏菲的世界》, 严格的说
这是一本写给青年人的哲学入门书。
以故事来串起哲学史也许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期间不见嗦的说教, 看到的只是对话、 谈
天, 以及看似荒诞最终恍然大悟般的情节, 完全摘除了以往哲学刻板、 严厉 的标签, 引起
读者剧烈爱好的同时如涓涓细流般将哲学历程娓娓道来。
回忆全书, 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一道闪电划过, 最早的先民在寺庙前祈祷跪
拜, 口中慢慢有词; 朴实主义哲学家眉头紧锁, 思索泥土和水缘何能造就青蛙; 古希腊广场
中, 苏格拉底向每一位经过的市民诉说着明白无知才是聪慧的理念; 柏拉图站在几十个一模
一样的饼干前, 构建着自己的理型世界; 亚里士多德发出“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的宣言; 犬
儒学派在木桶中找到欢乐源泉; 伊壁鸠鲁在花园中追寻心灵家园; 传教士手捧圣经宣示上帝
的'到来; 笛卡尔以手抚腮说着我思故我在; 史宾诺莎说, 只有一个上帝存在; 休姆说, 除
了我能感受到的, 其他都不存在; 康德说, 遵循道德准则, 才能收获真正的自由; 黑格尔站
在湍流边说, 河水怎么看取决于两边的石岸; 祁克果说, 落水的人最关怀的是如何得救, 而
不是会不会淹死的思索; 大胡子的马克思说, 哲学家不仅要诠释世界, 更应当转变世界。
哲学的珍贵正在于对于一切持有奇怪 的心态, 看到身边人犹如见到外星人一般, 其实
每个人也正如外星人一般独一无二, 有生命、 会思索, 这正是令人惊异的事实。
哲学不能带来物质, 却能吹散人生成长的迷雾; 哲学不能带来欢乐, 却能查寻令人不快的
源泉; 哲学不能制造美妙, 却能擦亮发觉美妙的双眼。
篇 2: 苏菲世界读后感
我奇怪 , 14 岁的苏菲怎么能消化 w 命运》 这样的主题, 至少我已经受了欢快和挫折,
体会过命运的变奏, 稍有感悟, 翻阅此书还是需要时间的, 苏菲怎能塞的进这说不清道不明
的幽幽?
冷静回忆逝去的半生, 如同上溯一条绵长的河流, 半百的我仍旧对《苏菲的世界》 这本布
满奇怪 与惊喜。 不是常常听到“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不是都认同“性格打算命运”之类?
不是常常有人去“算命”, 更有“宿命论”的命中注定等等。 被命运戏弄时的我, 基本的选择是
小宠爱地退缩与躲避, 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究竟“不能拿鸡蛋碰石头”; 满意安乐时
的我, 又信任感恩带来的好运 , 更加笃信命运的好坏与自身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联。 不长
的生命过程, 演绎粉无非悲喜两剧, 一片喧哗, 终归淡然。 如何经营盈亏得失, 需要学问、
技术、 手段, 每个人都是亲自操盘着。 我悟性晚开了, 认为: 生命不过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
本, 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碌碌无为确定不行, 乐观进取彰显自我价值的人生才算精彩。 可是
立刻发觉, 那些没有精彩人生的一样走过来, 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健康的赛事, 这又
怎么解释呢? 前面已经清零了(积分有的), 究竟谁是人生赢家还真不知道, 没有答案!
一盘棋, 下错了, 至诚的悔意还可以重下一盘。 人生短短几十年, 谁也逃不过命运的支配,
这盘棋选择仔细下还是随遇而安? 估量口是心非的答案一箩筐吧!那么命运又是什么? 是我
的追求?我追求过什么? 一份彼此相爱的家庭结构? 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一份难忘的经
受? 有不追求金钱和名利的人吗? 没有权力, 又怎能为抱负奋斗? 是什么, 才能让我在离开
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心中对自己说: 我追求过, 我没有懊悔过我的追求, 这就是人生吗? 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