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97 0
2022-09-07
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
篇 1: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星期五那天阳光明媚, 我们四班级全体同学怀着感动的心情来到首都博物馆。 下车后, 呈
现在我的眼前的首都博物馆高大宏伟。走近一看, 首都博物馆的两侧是由一块块玻璃围成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刺眼。
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大厅, 这里宽敞、 光明。 全班级的全部同学站在里面都不觉得拥挤。 大
厅正前方立着一个老北京的牌楼, 那个牌楼红绿相间。 上面还写着三个溜金大字“景德街”。
讲解员告知我们说: “这个牌楼明代时立在一条街上, 后来因北京街道改造才移到这里的。
这块牌楼象征着老北京的风貌。 ”大厅左边是一个圆柱体的建筑, 这就是首博的圆厅。 圆厅
外面包裹着青铜, 倾斜着穿过屋顶, 就像一个巨大的青铜器。 右边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 外
边铺着一块块木板, 这就是首博的方厅。
讲解员先带我们去了古代书画艺术精品展厅。 书画展厅里挂着纸作的、 绢作的, 各种大大
小小的名画共一百六十七幅。
参观完了书画厅, 我们又到了四层, 燕地青铜精品展厅。 这个展厅里陈设有兵器、 乐器,
还有一些杂器…, 我们好象进入了青铜器的海洋。
随着人流, 我们又到了五层—古代玉器精品展厅。 这里有古代皇帝用的玉玺, 有古代富人
家挂在脖子上的玉佩, 还有玉龙猪…, 其中我最喜爱的是勒子。 那个勒子是圆柱形的, 长八、
九厘米, 颜色乳白, 上面还有两个小洞, 这两个小洞可以穿线把它做为装饰挂在脖子上。 讲
解员对我们说: “这块勒子是用羊脂玉做的, 但现在羊脂玉已经所剩无几了, 而且这小小的
勒子上刻着二百九十二个字的经文。 ”“哇”, 我惊异地看着那块羊脂玉。 以前, 我只在电视
上观察过羊脂玉做的玉器。 今日, 我能亲眼所见, 真是幸运啊!
最终, 我们去了方厅五层的老北京民俗展厅。 在这个展厅里展出的是老北京以前用的东西
和老北京街道上喧闹的场景。 有以前用的家具, 有以前人家的衣服, 还有当时人们戴的帽子…,
最吸引我的是那结婚的喧闹场景, 前面有一位老爷爷敲着锣, 后面跟着几个小伙子在吹喇叭。
我仿佛也听见了敲锣打鼓吹喇叭的声音。 中间便是那顶轿子。 只见轿子的四个轿杆分别被四
个力大的小伙子抬着。 最终面是几个扛大箱子的人, 我想: 箱子里面确定装的是不少金银珠
宝和值钱的东西吧!我真想打开看看…
到了中午,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首都博物馆。 在这次参观中, 我对老北京的历史和老北
京的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真是受益匪浅啊!
篇 2: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 1953 年开头筹备,1981 年 10 月 正
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 陶瓷、 书画、 石刻、 钱币、 玉
器、 玺印、 织绣、 竹木牙角器、 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 地上五层, 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 东部设计了下沉式
竹林庭院。 建筑形状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 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
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 即: 矩形展馆, 椭圆形专题展馆, 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
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 古朴的中式牌楼、 下沉式的翠竹庭院、 潺
潺的流水, 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 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 据说至今已有 7000 多年了, 是我国考古发觉最早的
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 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 两手下垂、 双足分别的
人, 头顶上刻有 23 条光线的太阳, 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 它不仅反映了一
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状况, 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根据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
中的“神”, 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 环境艰苦的条件下, 对进展人类自身力量的渴望以及对
人主宰世界的信念。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 那些将军、 神射手、 战马的尊荣, 原来只能在电视

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docx.pdf
大小:(3.81 MB)

只需: 1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