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制约机制实证研究——以A股制造业企业
为例
姓名: 冯乐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毕茜
20090601
摘要/Abstract
_l_ll
i, m, , I'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制约机制实证研究
——以A股制造业企业为例
会计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 冯乐
指导教师 毕茜副教授
摘 要
在宏观层面,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 投
资增长发挥了主要的拉动作用。 然而, 由于受资源和消费需求等的限制, 投资增速也不能过快,
如果超过了合理范围, 经济就会“过热” ,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投资过剩, 造成生
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 宏观层面的“投资过热” 与微观层面的企业“过度投资” 是密
不可分的。 由于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存在, 给企业过度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股东一经理问代
理问题的存在, 也产生了经理人员过度投资的行为动机。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形势下, 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挥政府作用, 加快投资步伐、 推动
经济增长。 我国继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后, 地方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共计18万亿
的投资计划。 在上一轮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泡沫尚为完全消化的前提下, 新的投资极有可能带
来盲目建设、 过度投资的可能性。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问题和代理问题, 并分析了几
个可能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的因素, 提出了相关假设。 然后以我国沪、 深
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选取2005-2007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 剔除在此期
间存在财务异常、 股权发生重大变更等情况的样本, 最终确定1592个样本进行检验。
根据假设与理论分析, 在实证检验中, 本文构建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
制约机制。 通过模型的描述性统计与回归检验表明: (1)我国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且过
度投资行为与自由现金流成正相关;
(2)举借债务、 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有效限制企业过度投
资行为;
(3)非国有性质的大股东、 独立董事、 经理层持股并不能有效制约上市公司过度投
资行为的发生。
本文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上述结果, 并在分析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