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书》又称《贾子》是贾谊的政论文集《汉书 ·艺文志》列入儒家今存 10 卷 58
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目无文实为 56 篇。《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
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
民的民本思想。贾谊的政论散文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汉
帝国大一统创始期之积极进取力图建功伟业的豪情壮志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鲁迅先生说贾谊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贾子 《贾子》亦称《新书》和《贾谊新书》。《汉书·艺文志》云“贾谊五十八篇”无书
名或当时尚未成集《隋书·经籍志》载“《贾子》十卷录一卷汉梁太傅贾谊撰”虽有
书名却无篇数《旧唐书·经籍志》云“《贾子》九卷”至《新唐书·艺文志》始称《贾谊
新书》卷数与隋志相同。宋淳熙八年(1181 年)湖南漕使程公刊本题《贾谊新书》十卷重
刊本题《贾子》明刊本或题《贾子》或题《新书》篇目或有差异。清卢文弨合宋明诸本重
新校勘仍为十卷对篇目作了考订用力尤勤良有所得。然而由于时代久远《贾谊新
书》非惟传抄有误亦有增削改易致使明李梦阳以为此书是“类贾子之言者作也”(《贾子
序》)卢文弨则认为“此书必出于其徒之所纂集篇中称‘怀王问于贾君’又《劝学》一
篇‘语其门人’皆可为明”(《重刻贾谊新书序》)。今所传《贾谊新书》经过后人增削改易
当无可疑。如《汉书》本传所载《论治安策》在《贾谊新书》中则被肢解成数段无复见其
原貌。然而其正言宏议却不因遭到肢解而被掩没。正如李梦阳所言“如《治安策》搀截无
复绪理可寻乃其宏识巨议故皎皎如日星如江河地中不得掩没之矣”(《贾子序》)。?
明正德八年(1513 年)李梦阳为新刊《贾子》作序时《贾谊新书》已是错舛颇多李梦阳
《贾子序》对当时流行的刊本曾作过这样的描述 “此书宋淳熙间尝刻潭州淳佑间又刊修焉。
时已称舛缺。及刻本失士夫家转抄一切出吏手。吏苦其烦也辄任减落其字句久之眩
或逾行窜其字句重复讹之。士夫者又靡之校也故其书愈舛缺不可读。”正是因为这样一种
实际情况清卢文弨重刻时虽在校勘上下了很大功夫仍多不能尽如人意处。此次整理以
卢文弨抱经堂本为底本参校宋、明刊本斟酌字句文弨校补“不从太保之教”六字《修政
语上》篇“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禹一皆知其体”中的“体”字与下文相应当为
“国”字径加改正《大政下》“故爱人之道言之者谓之其府故爱人之道行之者谓之
其礼”一段下句“故爱人之道”重复迭出当为衍文径为删去成“故爱人之道言之
者谓之其府行之者谓之其礼。”其他亦多校改兹不一一述及。 注释:西汉贾谊别名贾
子.
卷一
书名:新书 作者:贾谊
回目录 下一页
○过秦上事势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
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